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江某(女)1980年与李某结婚,婚后生一子取名李昇,现年5岁。江、李长期在外地做缝纫生意,1986年8月江在四川省重庆市因车祸死亡,李痛不欲生,于当日自杀身亡。李某父母早年病故,只有一个哥哥。李、江死亡后,其子李舁由李某哥哥领养。李某哥哥和江某父母在处理完丧事后,为继承江某与李某在外地银行的12000元存款发生了争执。江某父母要求继承这笔遗产而诉讼到法院。法院经过审理,根据《继承法》第十条和第十三条的规  相似文献   
2.
笔者了解到,有些基层人民法院聘请陪审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常驻』人民法院,成为『终身』陪审员。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法律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如何产生,法律没有作明确规定。大多数地方人民陪审员是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实践中,也有的是经人民法院向当地机关、企业、学校、团体邀请,由各单位临时推选代表充当,定期轮流到人民法院参加审判活动。  相似文献   
3.
管制是我国刑法主刑中最轻的一个刑种,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刑罚方法。长期以来同犯罪分子斗争的实践证明,管制是行之有效的刑罚方法。首先,正确运用管制这个刑种惩罚罪犯,体现了我国刑法多层次、多渠道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对于罪行较轻,应当判刑,而又不必关押的犯罪分子,适用管制,足以达到惩罚和教育改造罪犯的目的。其次,罪犯判处管制,放到群众中监督改造,可以少捕人,减轻监狱和劳改场所的负荷。第三,根据刑法关于“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的规定,犯罪分子判处管制后,不致影响罪犯的家庭生活,这有利于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法(试行)对案件的受理、起诉书副本的送达、答辩、公告、上诉等期限都分别作了规定,而对案件审理期限却未作规定。作为审理民事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的“操作规程”,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法律程序未作具体规定,不能不说是现行民诉法的一个瑕疵,很有必要议一议。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我受聘担任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法律班毕业论文答辩老师,有机会阅读和评析了一些“电大”学员撰写的毕业论文。下面,我简单谈谈在写作毕业论文时的八忌,供“业大”学员撰写毕业作业时参考。一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些学员对所选题目没有弄明白,或者概念未搞清,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所写论文内容与题目大相径庭。二忌:贪大求全,缺乏重点。初写论文的同志在选题时,切忌题目定得太大,论述范围太宽。  相似文献   
6.
读了《学习与辅导》一九八六年第八期刊登的陈寅、林洋、钟晓照三同志探讨《“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表述是否正确》的文章,很受启发,萌发了一点想法,提出来商讨。陈寅、林洋两同志对“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提法(以下简称“提法”)所作的语法上的分析,我完全赞同。但是,就制作调解书的整体而言,在调解书末尾写上“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段话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妥当的。一、“提法”的来源缺乏法律依据。它出自1979年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