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6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解释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全过程,不仅存在于立法过程,还存在于法律适用和对法律适用的结果进行评价、反思的过程。其中,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的关系最为紧密。法律解释是适用法律之必需,同时,法律适用也是法律解释的归宿。因此,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其独树一帜的特色立于世界法律文化之林。在其众多特点中,"礼法结合"即伦理性特点最为突出,其在立法方面表现为君权神授、法自君出,亲属相隐原则等;在司法方面表现为春秋决狱、原心定罪,秋冬行刑等。  相似文献   
3.
债权出资的概念有广义说与狭义说之争,广义说更为全面因而受到更广泛的认可。债权出资的最重要价值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货币出资的缺陷。但是,债权出资亦有缺陷,容易带来出资风险。为此,需要做到健全与完善债权出资筛选机制、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自由选择权利和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三点。  相似文献   
4.
在《契约的死亡》一书中,格兰特.吉尔莫通过对传统契约理论的起源、发展和衰落的详细阐释,得出"契约已死"的结论。但该结论未免过于悲观。契约自由是契约制度的核心和生命力所在。英美法系的约因理论是贯彻契约自由理念的表现。尽管在现代民法中,个人自由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但其仍然是私法的核心,契约制度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法律是客观的权利,权利是主观的法律。因此,法律必须要保障与发展公民的权利。保障与发展公民的权利既是当前国际法学界的共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应完善立法、司法程序,充分保障与发展公民权利,这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从1991年《法律与宗教》的中译本出版后,伯尔曼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被形同虚设"的观点被中国法律界学者迅速接受,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我国大多数法学学者认为中国法制建设中面临的许多困难都是由于缺乏"法律信仰"造成的,只有建立起"法律信仰",才能真正实现法制现代化。但也有少数学者不赞同这种观点,他们通过理论分析论证法律是不能被信仰的。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考查,法律信仰的命题也是不妥当、不合适的,它既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也会导致权力崇拜、专制主义的兴起等严重危害后果。  相似文献   
7.
《政治学》一书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政体"的概念是亚里士多德政体理论思想的基础,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思想必须首先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书中"政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民法学界对于公平责任原则是否是一个独立的侵权行为法上的归责原则存在着争论,主要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从实践的角度考查,公平责任原则生存空间狭小、可操作性差,弊端明显,不宜作为一个独立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民法学界对于公平责任原则是否是一个独立的侵权行为法上的归责原则存在着争论,主要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从实践的角度考查,公平责任原则生存空间狭小、可操作性差,弊端明显,不宜作为一个独立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存在着物权形式主义、债权形式主义和债权意思主义三种主要的物权变动模式。我国《物权法》采用的是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本文讨论了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物权变动模式,并分析了债权形式主义和债权意思主义的区别,而且对我国的民事立法提出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