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3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栩 《法制与社会》2011,(28):126-126,132
《刑法修正案(八)》将盗窃罪的罪状修改为五种形式,并且取消了严重盗窃犯罪的死刑适用。盗窃罪的五种形态有各自的特征,对于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行为取消了数额和次数的限定,对于盗窃罪的认定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司法实践中一定要认真分析并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完善附起诉条件不捕制度有利于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回旋空间,防止对犯罪行为的放纵,也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减少冤假错案的产生。建立和完善附起诉条件不捕制度的关键点在于:转变思想观念,正确理解逮捕的涵义;以检察机关为主导,建立公、检、法协调机制;侦查机关要做好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工作;严格控制附起诉条件不捕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赵栩 《法制与社会》2012,(30):126-127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四条中有关于"合理"的规定。"合理"的含义是对某一事项的说明达到一定的程度。"合理"的性质是有关证明标准的规定。正确理解"合理"概念对于理解证明标准和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栩 《法制与社会》2011,(30):50-51
主诉检察宫制度是一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十多年的检察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规定了该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取得积极实效,但同时该制度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表见代理究竟归属有权代理抑或无权代理 ,一直为理论所困惑。表见代理性质归根结底取决于代理权采何种学说。表见代理效力之传统理论与立法 ,已不能满足于表见代理的设立宗旨 ,尽管理论上已有表见代理效力扩张之倾向 ,然而 ,如何扩张更为科学合理乃为现代理论与立法鲜有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栩 《法制与社会》2012,(33):278+288
聚众犯罪的转化犯问题在我国具体的刑法适用中广泛存在,也成为刑事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本文从转化犯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司法实务中存在的转化犯认定中的疑难问题,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分析具体案情,做到定罪量刑的准确。  相似文献   
7.
随着"李庄案"二审判决以"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判处李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刑法》第306条规定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李庄案"的基本案情对其法律适应进行分析,浅析该条款引发的争议及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探究该条款的立法价值及完善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栩 《法制与社会》2012,(34):119-120
随着法治时代的发展,在公诉工作中强化社会责任是延伸公诉工作职能的重要体现,是理论发展和司法实践的呼唤,是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公诉工作中需要不断强化社会责任,具体措施包括:不断强化释放说理、犯罪预防、保护救助和诉讼监督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栩 《法律与生活》2010,(19):42-43
看护外孙的刘淑芳吃惊地发现,女儿竟然是包工头的“二奶”。于是,在女儿要将她赶回乡下之时,她走上法庭,揭开女儿的秘密,讨要保姆费。作为法官的作者,该如何来断这件难缠的家务事?  相似文献   
10.
一、线人身份界定及法律地位 通常情况下,线人是指侦查机关聘用,在为侦查机关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犯罪线索后,从中受益的人.在我国较为正式的概念体系中,线人被称为"刑事特情",其依据就是公安部于1984年8月制定并下发的<刑事特情工作细则>.按照公安部教育局编写的<刑事侦查学教程>,"特情是我国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内部对执行特殊任务的秘密情报人员的通称:刑事特情是由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领导指挥的,用于搜集犯罪活动情报、进行专案侦查、发现和控制犯罪活动的一支秘密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