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有其特殊性已达成共识,各地法院也在不断探索并尝试新的审判方式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其中让心理咨询师介入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是众多探索措施中的一种。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实践中,有些法院通过在未成年入刑事案件中试行心理咨询师介入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还有不少法院试图加以引进。  相似文献   
2.
募捐是无偿给付财产的单方行为,特点在于不需要地方当事人的同意就叶发生活律效力,受捐助人领取刑助资金门受捐助人独立享有,其主体具有不可替代性,从本案例中来看,某单位每年都会从自c的资产中抽出一定部分来用于职工的公费医疗,如果单位以灵B家境贫寒为借日向职工募捐,用募捐来的钱支付贾B的公费医疗费,而把单位本应下拨的那部分“节省”下来,则无异于一种变相克扣职工的公费医疗金,所以,本案虽然关系到现阶段的公费医疗问题,但并不能以此来掩盖募捐财产的性质和其归属。而B,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募捐财产,归谁所有…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少年审判制度的历史发展19世纪后半期,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青少年犯罪急剧上升,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当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少年审判制度从新的高度和角度进行审势,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少年审判改革运动。我国少年审判工作的发展起步较晚,笔者认为,新中国以后,少年审判制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错捕的评价标准是近来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在探讨这一问题的同时 ,指出了国家赔偿法中对错捕赔偿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并进一步提出了修改意见以及建立刑事补偿制度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外国刑法理论中“不知法律不负责”是一条古老的规则 ,在刑法理论与审判实践中一直重视区分法律错误与事实错误。但是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 ,这一规则面临着一些争论与问题。本文在介绍外国刑法有关理论的同时 ,联系我国的理论观点进行讨论 ,提出了判断违法性认识是否为犯罪故意内容的标准 ,应当以司法者的判断为主 ,但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6.
对沉默权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权制度起源于英美国家 ,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到有所限制的过程 ,但沉默权制度的精神并未因此而受到损害 ,这只仅仅代表了各国刑事政策的不同价值取向。我国虽然未从立法上确立沉默权制度 ,但却有着这一制度存在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是刑事司法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主诉检察官制--司法独立的另一种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呼唤着司法的真正、全面的独立.其中检察独立是具有中国特色司法独立的重要内容,而主诉检察官制度是检察独立中内部独立的有效形式.主诉检察官的独立性及其受制性揭示了中国司法独立的重要特色.主诉检察官制度应在司法独立的实现中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眼于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大量的技术性难题难以认定的现实,通过分析解决技术性难题的现行路径之存在的不足以及受到的制约,认为知识产权审判专家陪审制度更有利于解决知识产权审判中的技术性难题,并针对现实中对该制度的质疑进行了反驳,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同时,借鉴域外知识产权专家陪审制度的设计,为规范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专家陪审制度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