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9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学年刚刚开始,大学校园里的学习和研究,真是一片净土 吗?人们对坊间流传的学术外衣下隐藏的疑惑越来越关注。“大学排行 榜”背后有什么问题?为了拿到博士点、硕士点,大学校长们被迫干了 哪些不便示人的事情?国家的教育和科研经费流向何方?为什么会产生 经费的垄断局面?这一个个问题,既牵动着无数公民的心,也敲打着很 多学者的良知。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永流先生在深入研究上述问题 后,写下了此文。这篇文章以大量的数据引用,对当前流行的审批学术 和等级学术制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 发展,与和平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尽管一般地看,发展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但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因此这个问题又广泛涉及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然不可避免地要解决好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法律。中国法律经历了十余年的新时期,现正处在如何从主要致力于数量增长向模式形成的转化期。从发展角度预示中国法律的未来走向,当是中国法哲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学术自由是一国思想自由的重要一环。有人说,高校是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在“审批经济”已成过街老鼠的今天,审批学术、等级学术却在大学愈演愈烈,这会导致我们思想的匮乏吗?  相似文献   
4.
实践法律观要义——以转型中的中国为出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问题时代,对何谓法律的回答,应围绕事实与规范的紧张关系而展开。这一关系表现有二:认识论上的事实与规范的不对称性,伦理上的事实与规范的对立,前者极具普适性,而后者主要为中国特有。以往的法律观,集中于认识论,在事实与规范中偏袒一方,造成两者不可沟通。本文欲提取实践的两大要素,以"践行"应对两者在伦理上的对立,以"反思"解决两者在认识论上的不对称性,形成以"法是实践智慧"为核心命题的打通事实与规范的实践法律观。  相似文献   
5.
法治国家的建立和法律秩序的维护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法律者,德国在培养和选拔职业法律者的过程中创造了一批独特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浓烈的国家色彩.它通过国家考试的形式将培养和选拔溶为一体.在德国,未来职业法律者在参加国家考试前,必须要经过校园专业学习和职业预备期的训练.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其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出释入造——法律诠释学及其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律诠释学对于法律解释是一种带有先见的理解 ,理解是法律文本与理解者两个世界的沟通 ,在沟通中内在地创造着判决依据的立场 ,试图颠覆法律解释学只是借助各种方法去寻求判决与法律的一致性这一思维定式。然而 ,它放弃法律文本解释的标准、抛开法律文本作者的意图、过于钟爱理解者的主观态度的主张 ,也遭遇有力的批评。所以 ,一是强调内容一是注重方法的这两种法律解释观互不可替代 ,解释无诠释流于空洞 ,诠释无解释走向盲目  相似文献   
7.
学术自由 教授治校 职业忠诚——德国法学教育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自由教授治校职业忠诚——德国法学教育述要郑永流*在德国,当一个握有完全中学(Gymnasium)毕业证书的人选择学习法律专业时,除了象其他大学候补生一样,为着要去享受一下人生旅程中那一段自在逍遥的大学时光,和对未来神圣而又富足的职业的愉快憧憬外,...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法存在于一个实行着两种政治、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内,三种法系风格兼备,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四地各有独立的法律体系,并在四个法域中分别适用各自的法律。中国四地不同的法律的未来,在全球地域化中,当是走向一种新的中国法圈,它既是民族国家的,又是"溢出国家"的地理性的,具有一元的现代法律理念,应透射出强烈的沟通理性。  相似文献   
9.
法哲学,法律理论和法律教义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法哲学与法律教义学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而不是法学的子学科。但人们也不可将法哲学视为 (一般 )哲学的一个特殊种类。哲学一直并以所有形式 ,与人的此在 ,卡尔·雅斯贝尔斯称之为“包容”①的这一基本问题相连 ,质言之 ,这总是关涉哲学中的“究竟”问题。法哲学与哲学的其它分支相区别 ,不在于其有什么特殊性 ,要害是 ,它以哲学的方式去反映、讨论法的原理和法的基本问题 ,并尽可能给出答案。通俗地说 ,法哲学是法学家问 ,哲学家答。因此 ,一位训练有素的法哲学家必须兼通法学 ,哲学两门学问 ,对于那个经常被提到的问题 :是“纯哲…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