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韵 《检察风云》2008,(18):76-77
茶的故乡是中国,中国人喝茶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整套金银茶具、茶圣陆羽的(<茶经>、宋代建窑的免毫盏、明代供春的紫砂茶壶,乃至老舍先生的<茶馆>戏,都早已为人们所谙熟,以茶壶、茶碗为主的茶具也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用品,上自皇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此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组茶具,包括茶壶和茶碗,较为别致,颇富诗意.……  相似文献   
2.
金韵 《检察风云》2010,(13):86-89
乾隆朝的珐琅彩瓷,在中国珐琅彩瓷器的发展历史上,既是珐琅彩瓷的鼎盛时期,也是由盛转衰的过渡阶段。乾隆皇帝儒雅好古,对于先帝遗留宫内的珐琅彩瓷更视为珍宝,不仅承袭前制继续在宫中烧制,而且为每件珐琅彩瓷配制楠木匣钵,  相似文献   
3.
金韵 《检察风云》2008,(12):76-77
由于"花石纲、延福宫、寿山艮岳"的缘故,种植远路运来的佳花名木的盆、奁及室内陈设怪石盆景的鼓钉洗等的陈设用瓷需要量急剧增加,所以朝廷皇家便将河南禹县的钧窑垄断为官窑,官钧窑就此兴盛起来,成为北宋五大名窑之一.这就是官钧窑产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4.
金韵 《检察风云》2014,(21):91-93
在日本,釉下彩料使用氧化铁的叫做“铁砂”;使用氧化铜的叫做“辰砂”;使用氧化钴的叫做“染付”。中国、朝鲜、日本烧造的青花瓷器所用钻料几乎一样,只是钻料中金属元素的成分不同,所以发色略有区别。  相似文献   
5.
金韵 《检察风云》2013,(15):90-93
北宋官汝窑瓷器以清雅素净、蕴蓄秀美的釉色和釉质著称于世,体现了宋代工艺美术的时代风范,宋人所追求色彩的理想境界,迎合了统治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金韵 《检察风云》2008,(10):76-77
生在皇宫里,养尊处优:长在蜜糖中,随心所欲;无意间登基,不费工夫;慌乱中禅位,不负责任;客死异国土,有些悲凉.这样说宋徽宗赵佶,可是一点也不为过.赵佶在位二十六年,在修养和治国方面,几与南唐后主李煜"媲美".才情艺趣创造力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晚期至十八世纪初期,康熙皇帝在西洋人的"忽悠"下,对"铜胎画珐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意欲把画珐瑯移植到瓷胎上,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终于研究制出了"瓷胎画瑯",为雍正朝、乾隆朝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素三彩"是低温釉上彩绘瓷器的一种.最早见于明代成化年间,清代的素三彩瓷器是在继承明代成化素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黄、绿、紫为主要色调,间加新发明的釉上蓝彩相辅,因不用红色,故称"素三彩".康熙"素三彩"瓷器,主要采用胎体装饰和釉彩装饰柏结合的方法,由于彩绘原料的增多、工艺烧制技术的进步,成为世界著名的珍贵陶瓷品种之一,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都有生产.  相似文献   
9.
金韵 《检察风云》2012,(20):88-90
鲁迅自1909年8月从日本归国后,开始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欲以文学艺术来改变国民精神。1912年8月,鲁迅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就十分关心美术事业的建设,十分重视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学艺术,做了很多具体而实在的工作,社会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0.
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解决了瓷胎和珐琅彩料结合的技术问题,也就完全脱离了铜眙画珐琅的窠臼,装饰艺术上趋向中国本土化.这些成就与雍正争帝的个人喜好有很大关系,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的关心,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超过康熙皇帝,不仅派弟弟冶亲王允祥统管造办处监制珐琅彩瓷,而且加强了巡视和督促检查,还亲自参与珐琅彩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对原料使用、图案绘画乃至样式选定、高矮尺寸等都要一一过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