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经济体制改革十多年来,我国的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些企业已经开始走上技术型和效益型的发展轨道。然而无庸讳言,目前的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中也存在着任意性、非规范化的倾向,短期行为突出,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痼疾。分析企业技术进步发展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正是本文的意图所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单纯运用行政或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已愈来愈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势在必行.法律手段是组织、领导、管理企业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执法来调整企业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活动,保证企业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法律手段同行政、经济手段相比,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规范性,通过法规形式明确告诉人们,哪些行  相似文献   
3.
初学经济法,常常容易混淆“经济法”、“经济法规”和“经济法学”这三个概念。现简要地谈谈这些问题,以帮助大家学好经济法。一、经济法和经济法规不是同时产生的恩格斯曾经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的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经济法规,是人类社会出现得最早的法规之一。不论在中国还是在  相似文献   
4.
企业实行租赁经营三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技术市场的开放和科技法制的逐步建立,司法机关和技术合同仲裁机构受理的技术纠纷案例也日渐增多。其中当事人对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中的技术争议是常见的技术纠纷案件,这类案件的处理往往需要通过技术鉴定才能确定该技术是否“合格”。因此技术鉴定对处理技术争议案件起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现就处理技术争议案件中的技术鉴定问题作初步探讨。一、实践中有关技术争议鉴定存在的问题1.未经鉴定的技术能否转让?该技术转让合同是否有效?在技术争议纠纷中,技术合同当事人的一方(受让方)往往以对方提供的技术“未经鉴定”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实行律师专业分工,已经成为我国律师界所积极探索的议题。实行律师专业分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这是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意见,以供探讨。(一) 随着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人们对律师的需求不仅在数量,而且在质量上也日益提高。可是,目前由于没有实行专业分工,我国律师大多处于“全方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不分刑事、民事或者  相似文献   
7.
1 科技法的调整对象,是科技法学理论研究中首先遇到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科技法是调整科技管理关系、科技协作关系以及科技权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科技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1.科技管理关系 指国家和各种科技组织对科学技术活动进行计划、协调、组织、监督和指导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科技管理关系具体又可分为宏观的科技管理关系和微观的  相似文献   
8.
联营,是指参加联合的当事人为实现共同的经济目的,以各自的优势和条件,在自愿的基础上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经济活动形式。联营合同是参加联营各方当事人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及经营活动原则订立的协议。联营合同与其他经济合同相比,具有三个显著特征:1.联营合同当事人为了共同的经济目的而共同投资,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合同关系相对稳定,履行期限较长。  相似文献   
9.
私营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经济发展方针。自从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来,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很大发展,使所有制结构从单一性转向多元化,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据《上海科技网》统计,从1980年到1996年,上海市的工业产值中,国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