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脑干创伤性轴索损伤后30 min的差异代谢物和关键代谢通路。方法将1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脑干创伤性轴索损伤组(TAI组),每组5只。采用Marmarou模型建立SD大鼠脑干创伤性轴索损伤模型,并以生命体征测量、HE染色和嗜银染色进行模型评价。采用UPLC/TripleTOF-MS系统分析TAI组和Sham组脑干组织的代谢物变化,筛选差异代谢物和分析差异代谢通路。结果 与Sham组相比,TAI组被打击后立即进入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伴有生命体征紊乱,伤后30 min发现脑干存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包括月桂酰二乙醇酰胺、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PE(20:5(5Z,8Z,11Z,14Z,17Z)/24:1(15Z))、PC(16:0/16:1(9Z))、(2E,6Z)-十二二烯酸甲酯、六甲密胺,涉及代谢途径包括甘油磷脂代谢、甘油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自噬-动物、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结论 利用UPLC/TripleTOF-MS技术进行大鼠脑干早期TAI的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