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鸡减蛋综合症(EDS-76)BC127毒株接种9日龄鸭胚尿囊腔制备抗原,加福尔马林灭活后与油佐剂乳化成油佐剂甲醛灭活苗。三批疫苗实验室检验各项指标均合格,用其免疫105~140日龄未开产鸡,15~21天即可产生免疫抗体;用1/4剂量免疫21天后也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分别测定了纯化的公驼精清诱导排卵因子7的活性和固定部分肽类的小肽氨基酸组成,证明活性位序易降解,这一特性与其所含的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2峰精液品质和成分不同公驼精清的结果表明,正常精清出现19个蛋白和多肽组分,而品质不良的公驼精清仅为13个吸收峰;两者在碱性蛋白、酸性蛋白组分以及诱导排卵因子(OIF)的浓度和成分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我所研制成功的牛肺疫兔化藏系绵羊化弱毒菌苗,多年来在农牧区使用,证明安全有效,对黄牛采用尾端皮下注射,不安全反应率仅为十万分之五;最小免疫量为1:1000铝苗,尾端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达一年以上;冻于苗在0~6℃可保存两年以上。1975年经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鉴定合格后,已由各地兽医生物药品厂正式投入生产。但由于牧区大群放牧的黄牛、牦牛性情粗野,采用臀肌或尾端皮下免疫注射困难较大,故进行本试验,以期提供一种对牧区黄牛、牦牛较理想的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勒太地区所属哈巴河县,近年发生骆驼的以全身脓疱为特征的传染病。现将初步调查资料整理如下。 发病情况 本病初发于1973年离边境15公里的前哨公社骆驼队。1974年相邻的反修公社驼群陆续发病。胜利、团结两公社驼群因与反修公社驼群在同一草场混牧,也于1976年发病,损失90多峰。该县国营牧场驼群未与上述四个公社驼群接触,安然无恙。发病情况见表1、2。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南阳地区自1956年以来,先后在南阳、方城、唐河三个县的十一个生产队中发生了一种以颈部化脓和食道溃烂为特征的牛病。据不完全统计,在疫区的208头耕牛中,发病189头,死亡158头,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我们于1973年开始对本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微生物学诊断,初步明确了本病的病原菌为化脓棒状菌,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了双峰驼精清及其对照组牛、羊、猪精清电泳蛋白图谱,测定了各蛋白组份的分子量。结果表明,双峰驼精清在分子量72390~12881D间形成17条蛋白区带,在72390~43177D间,与牛、羊、猪精清蛋白图谱相似;但在较小分子量中,在分子量为40685,20844及15693.3D的三条蛋白区带处,有与牛精清蛋白位置上相近的蛋白区带,但含量及分子量尚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从双峰驼精清内分离出一种新的活性多肽。这种多肽是将公驼的精清经DEAE—纤维素和SephacrylS—200柱层析加以初步分离。在试验动物上测试,找到可以诱发母兔排卵的活性多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等电聚焦电泳(IEF)测定了这种多肽的分子量和等电点。  相似文献   
9.
公驼精清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共收集到7个蛋白组份,回归本动物,确定了可以诱导母驼排卵的组份,并经等电聚焦电泳加以证实,此外,分析了公驼精清的氨基酸组成,并对活性组份试行进一步纯化。  相似文献   
10.
鸡减蛋综合症灭活疫苗新型油佐剂的改进试验陈志田,钟模孝,李冬,潘光武,谢庆阁(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730046)鸡减蛋综合症(EDS-76)是流行于产蛋鸡群中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患病鸡主要表现为群发性产蛋下降,蛋壳异常,蛋体畸形,蛋质低劣及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