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陶王"     
笔者从事中国古陶收藏与研究近二十年,历朝各代的古陶器也见识了不少,所以,自认"见多识广".  相似文献   
2.
猪年来了,大家都说猪。可你知徐悲鸿大师也画猪吗?第一次见到这两只陶猪(见图,长10.8厘米),满身灰不啦叽、一副憨态神情,与其他靓丽的千年古陶器相比,几乎没一点引人注目的可爱之处。但在闲暇之余把玩于股掌中,细细领读其形其态其工艺之后,似乎可以窥探出许许多多书本之中难以寻觅的知识,并能领悟到我国千年古陶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收藏带来的种种乐趣。我国原始先民进入定居生活以后,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为辅的经济形成固定模式。在家畜饲养之中,经历了驯养野生动物、选择家畜品种、人工配种圈养三个阶段,其中猪的饲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普…  相似文献   
3.
眼前这只线条流畅、釉色可人的青瓷器是我国晋代时期著名的越窖生产的鸭蛋形圆孔香薰器.说句实话笔者由于收藏与研究"近水楼台"的工作关系,各朝各代的香薰器形见过不少,但是鲜见像这样呈娇嫩可滴、青中见绿的釉色以及饱满器身上设有四径瓜棱纹,并且仪仪采用几个镂空的鸭蛋形线条装饰就表达了先人工匠的审美情调和设计理念的,器物虽小但又不失大气之风范,线条简洁但给人的却是爱不释手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在上海天山茶城古玩市场与这只瑞兽卸环方形灰陶盖罐(高40厘米,口径11厘米)邂逅的时候,就被这奇特的器形、清晰的铺首和粗犷的神韵深深打动和吸引,更为这只产于我国汉代北方地区的生活用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还能保存完好无损的原貌,而深感天地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的这只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的人头彩陶瓶是该文化时期的佼佼者,其艳丽纹饰的构思、绘画艺术的表现、造型技法的工艺等方面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先人工匠的聪明才智和超人一筹的艺术天分。  相似文献   
6.
西周"陶王"     
笔者从事中国古陶收藏与研究近二十年,历朝各代的古陶器也见识了不少,所以,自认"见多识广".……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意外地收获了一只"大美不言"的单耳釉陶杯,(见图,高8.1厘米,口径10.5厘米),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后发现:这是一只汉代早期极为罕见和珍贵的原始瓷器,亦称釉陶器.  相似文献   
8.
陈百华 《检察风云》2006,(14):76-77
一望。彩陶上手后首先要认真观察其器形线条是匀称还是呆板,纹饰用笔是流畅还是生硬。因为真品的器表轮廓和纹饰图案是工匠一气呵成的,而仿品总是因为照着葫芦画瓢,留给人们的是生硬呆滞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陈百华 《检察风云》2011,(24):88-89
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创造条件去寻觅身边的文化宝贝,但前提是你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的眼睛,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慧眼识真吧。  相似文献   
10.
陈百华 《检察风云》2010,(21):76-76
说到古瓷器中的鸡首壶,但凡喜爱高古瓷器的收藏爱好者大都知晓甚至大多都见过或藏有实物一二,它是以鸡首状做成壶嘴而得名,作为水或酒的盛器,既能符合日常生活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人们的观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