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贿赂罪包括受贿罪、行贿罪和介绍贿赂罪。因介绍贿赂发生较少,这里仅就受贿罪和行贿罪证据的审查和运用进行探讨。 一、受贿罪、行贿罪的犯罪构成和证据要求 受贿罪是一种职务犯罪,在证据上有着特殊的要求,首先在主体上,能够证明行为人是法律规定的特殊主体;其次在客观表现上,能够证明行为人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确实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再次在主体与客观表现关系上,能够证明行为人与行为之间具有刑法意义上构成受贿罪的内在、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马沛海 《行政与法》2007,(11):148-148,F0003
当前,商业贿赂在许多领域发展蔓延,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治理商业贿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本文在分析商业贿赂的内涵、危害的基础上,阐述了治理商业贿赂在实践中应把握的法律政策界限,并提出了预防商业贿赂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情况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内部中职务犯罪这种作为以非法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一种犯罪形态,犹如一股毒瘤,一方面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影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和机制的健全完善,阻滞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严重损坏党和政府的清政廉洁形象,降低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程度,并酝酿着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特点 1、犯罪主体集中。据初步调查,国有企业中职务犯罪主体大体可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