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章对法人的性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人的条件、成立、变更、终止事项,法人的分类以及法人的民事责任等问题作了较详尽的规定,从而确立了我国法人作为民事活动的重要主体的法律地位。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我国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等都由国家统一安排、直接管理,使经济组织只是行政机构的一部分或下属单位,不能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经  相似文献   
2.
为了配合广大读者学习、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我们特约请我院民庭的唐德华、周贤奇、陈文浩、彭士翔、李凡、刘涌、吴建伟等七位同志就民法通则的有关问题撰写了一组文章。本文是第一篇,以后本刊还将陆续发表有关文章。  相似文献   
3.
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效力和分类 根据民法通则第七章的规定,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有效期限。如果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这种权利,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权利。也就是权利人行使民事权利失去了人民法院的保护,即失去了国家强制力的保护。 诉讼时效的效力是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所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监护是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即未成年人和患有精神病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制度。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的监护案件主要是指有监护权的一方对有关组织指定监护不服、擅自取消另一方的  相似文献   
5.
正确理解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对于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具有電要的意义。首先。审判人员只有弄清了民法的调整对象。才能把民事法律与其它法律区别开。从而正确掌握民法的调整范围。在审判实践中把好立案关。其次。明确民法的基本原则能够提高对民法的本质和作用的认  相似文献   
6.
在民事活动中,公民是民事权利的享有者和民事义务的承担者,是重要的民事主体。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民的规定,确认了公民在民事活动中作为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以及公民进行民事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这些规定,为我国公民从事民事活动,实现民事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的7种无效民事行为,从本质上说,都不是依照法律而实施的民事行力。因此可以说,违法性是其共同特征。审判实践中接触到的这些非依法律而实施的民事行为的情况纷纭复杂,有的是行为人故意违法,也有的是过失违法;有的是全部违法,也有的是部分违法;有的是一方违法,有的则是双方违法。但不管情况如何千差万别,只要具有违法性,即应依法确认该民事行为无效。因此,在  相似文献   
8.
债权是民事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民事立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二节对此作了十条规定。这里仅谈谈关于债权的一般原理。 一.债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一提到债,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公民之间的借贷关系,然而,民法中的债,不论在内容上,还是范围上都远远超出了借贷关系。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  相似文献   
9.
民事权利是各国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法通则的重要内容。这里谈谈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前面我们谈了民事责任的特征、构成和种类,现就民事责任制度和审判实践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再作—些介绍和说明。 一、关于归责的基本原则问题 民法上所谓归责,是指确定民事责任的意思。民法通则根据我国民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对民事责任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