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上,由于人类对经济价值的偏好,土地的生态价值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硬伤.本文在对土地生态价值边缘化的现状、原因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土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之道,并从法律机制层面对土地生态价值的实现机制路径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黄中显 《前沿》2009,(10):69-73
土地开发和利用造成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已经作为一个危 机我国民生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这是由于在现有的社会意识、法律制度框架内,对土地生态价值长期忽视的结果。本文在探讨土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协调机理的基础上,对实现土地生态价值的机制路径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在法律层面上土地生态价值的公法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环境侵害事件中,不少受害者因不明责任主体的环境污染源、责任主体履行能力弱等原因难以得到充分救济,社会风险增长。环境侵害行政补偿制度是环境侵害救济社会化制度构建重要内容,本文就该制度机理、功能和制度构建路径进行初步论证。认为这是一种新的风险分配机制,在功能上兼顾损害救济和风险治理,在制度路径上应该以现有的排污权制度为路径。  相似文献   
4.
环境侵害行政补偿制度是环境侵害救济社会化制度构建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解决在环境侵害事件中责任主体缺位和履行不能情况下受害者的救济问题。在探索环境侵害行政补偿制度的构建准则、基本法律要素等问题的基础上,我国可以通过修改调整《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方式,尝试推行该项制度。  相似文献   
5.
如何培养应用性、实践型的法学人才,走出目前法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状况,一直是法学界不断探讨的问题.中国-东盟区域经济、次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出了适应性法律人才问题,这给法学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以探索的模板.本文就其中的培养理念转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7.
承认房屋租赁权一定程度的物权化效力是各国的通行做法。我国也有相关立法,但在具体适用时仍需进一步细化。文中就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际工作中,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都有内在的诉求.从循环经济视角看,我国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呈现结构失衡状态,体现在治理路径末端化、垃圾循环利用形式化、源头减量边缘化和治理机制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认识、治理重心、治理核心环节资源配置以及治理工具等方面存在偏差.我国要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新的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机制,需要在治理路径、法律义务主体、减量化行为模式、杠杆规制点和规制工具等方面进行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