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多媒体教学在本科民事诉讼法学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教学及其效果已成为国家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具体到法学本科教学,我们应当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为保证和提高法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建立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系。我们在总结多媒体在本科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多媒体应用于本科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的方式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是改革与完善我国民事审判程序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本文在揭示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特点与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反思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论述了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改革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师生互动的催人奋进的实践活动。科学界定高校民事诉讼法学教育模式涉及高校教育思维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智能化,教学成果(学生学科成绩、能力、以及工作后的能力运用)测试的科学化等等因素的整合。在教学实践经历的基础上,本文作者认为,实践性教学是我校民事诉讼法学课程素质教学的体现与落实。在本文中,探究了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与基本要求,并明确了实施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实践教学应当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简易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规定.小额诉讼程序的独立性具有现实基础、法理依据和程序功能,各国对小额诉讼程序进行了区别于简易程序的立法规范.我国《民事诉讼法》应采用在“第二编审判程序”中专章规定的立法模式建构小额诉讼程序规则,以实现案件真正的繁简分漉,实现小额诉讼的低成本和高效率,进而满足民事司法大众化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新中国前进的步伐,民事诉讼法学经过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顾过去,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中在立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展望未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深化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及时总结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实践成就、推进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完善已成为我国新世纪民事诉讼法学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6.
黄宣 《黄埔》2008,(2):10-10
日前,黄埔军校同学会采取通讯方式召开了三届二次理事会议。会议学习贯彻党十七大精神;审议了李运昌会长的工作报告;增补了新理事;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楼志豪作了书面讲话。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诉讼案件、案例与判例一般考察,民事诉讼案例研究的价值、方法,我国民事诉讼案例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四个部分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加强民事诉讼案例研究是深化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必然要求与契机,我国民事诉讼案例研究应在研究人员的素质、研究手段与方法的创新、研究成果的规范化诸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8.
黄宣 《人民论坛》2014,(10):100-102
小额诉讼的程序独立性是其程序建构的逻辑起点,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相比较,小额诉讼程序极为简化。应当遵循兼顾效率与公正、兼顾快速审理与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兼顾法院诉讼指挥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原则,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文件的形式,对我国小额诉讼的受案范围、立案、审前准备、等规则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9.
黄宣 《人民论坛》2015,(2):114-116
互联网给传统版权制度的运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版权与表达自由的冲突在数字网络环境下也变得更加尖锐。文章分析了版权保护与表达自由的冲突在网络环境下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环境的新特点,并试图对冲突形成的根源进行探索,最后,在结合当前一些国家的立法尝试和理论实践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和政策研究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