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66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6篇
法律   691篇
中国共产党   167篇
中国政治   621篇
政治理论   157篇
综合类   10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廓清物业服务范围及维修责任的边界对于减少合同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排污管道责任归属问题的背后是物业服务意识差,管理方法落后、物业服务合同部分内容不合法以及利益的驱动。建议细化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范、细化、宣传物业服务合同;加强物业制度建设;修改排污管道设计;房地产开发企业与物业管理分离,严格招投标制度选聘物业;加强物业监督。  相似文献   
3.
机动侦查权是检察机关侦查权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保留必要性来看,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权和公安机关的侦查权均不能取代其法律监督的宪法地位。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的适用范围做出了限缩,机动侦查权在司法活动中运用的频率偏低。其原因是,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在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要求下存在适用边界不明、启动程序繁琐、机关职权划分不明等问题。在明确《刑事诉讼法》对机动侦查权的功能定位是适时监督、寻求个案正义的前提下,通过划分机动侦查权适用的具体范围、简化机动侦查权的启动程序、确立检察机关启动机动侦查权的主导地位等路径对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5.
CIS原理与政府形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形象设计是政府形象管理的重要环节。借鉴CIS原理将企业CIS的设计和运作导入政府形象设计中,以政府行政理念为指导,通过提升政府行为和完善政府外在特征来提高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评价,把政府的理念、行为与视觉形象统一起来,使政府形象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法制办于2006年4月18~20日在厦门主持召开了《仲裁法》修改暨中国仲裁协会章程起草研究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法制办领导以及全国十几家仲裁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等。与会代表围绕此次会议的两个主要议题积极发言,献计献策,最终形成了一个面向全国仲裁机构征求意见的《仲裁法》修改草案,并且初步完成了中国仲裁协会章程的起草工作,为进一步征求各方意见并最终成立协会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7.
8月29-31日,2005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北京 10”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是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部分,旨在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在落实《北京行动纲领》、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研讨进一  相似文献   
8.
高静 《行政与法》2007,(4):47-49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受教育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应该接受教育的人群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受到比较系统的教育。教育的不公平不仅拉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距离,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此,亟需制定相应的对策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9.
Past research has largely ignored the developmental changes within the child that account fo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ing and risk for delinquency. We us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data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veral hundred African‐American families to test the contentions of various theories regarding the sociocognitive and emotional factors that mediate the impact of parental behavior on a youth's risk for delinquency. Our findings largely supported the theories. The impact of monitoring/discipline was indirect through low self‐control and acceptance of deviant norms, whereas the effect of hostility/ rejection was indirect through low self‐control, hostile view of relationships, and acceptance of deviant norms. These two dimensions of parenting were no longer related either to affiliation with deviant peers or to conduct problems once the effects of thes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impact of these parenting practices was completely mediated by these four cognitive/affective variable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 however, these psychological factors did not mediate an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taker involvement in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child conduct problem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动车外后视镜对人体损伤的特点。方法对10例于1990-2005年间在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鉴定的案例进行回顾性的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机动车外后视镜损伤患者。结果在车内驾驶员为左眼损伤,前排乘客为右眼损伤,均被同则外后视镜碎片所致,而在车外分为两类,一类为骑自行车的中学生,被外后视镜撞伤,以颅脑损伤居多,另一类为行走老年人,被后视镜撞伤,表现为四肢骨折。结论根据其受伤特征,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