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0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统债法体系结构一般包括总则,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这是从债的产生根据出发得出的结论,这种模式有它自身的优点,而笔者以为应该对传统债法体系建立的价值取向和具体标准进行反思。债法体系的构造应该着重于债事法律的适用考量,从债法之履行法的本质出发对传统的所谓债的具体制度如侵权行为制度等进行剥离,从而主张现代债法体系只包括合同和侵权行为两编,而不设置债法总则,并且把传统的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作为准契约放在合同法分则部分规定,其他的不典型债则安排在具体的民法制度(包括亲属法,物权法,继承法等)中规定。同时,不设置债法总则,并不是说不要债的概念,对于传统债的概念,本文主张可以放在民法典总则编或者合同法总则规定,这也无不可。  相似文献   
2.
正"县域强则底部实,底部实则支撑稳"。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几年成绩斐然,如何继续用好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发掘自身优势,打造充满活力的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区域内各县(市、区)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民族特色打好生态旅游这副牌我省少数民族众多,雪山下居住的藏族,崇尚"火"文化的彝族,住在云朵中的羌族等,每一个传承千年的民族都拥有自己  相似文献   
3.
《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是最早研究移民文化及其社会组织的著作之一。波兰农民在美国的现代化过程对我国农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我国农民现代化而言,在宏观上国家应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微观上农民个体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逐步从文化和生活方式上适应城市文化和生活,在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实现自身身份的转变,即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万敏 《理论建设》2008,(5):80-81
在“建设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的过程中.杨浦区和复旦大学共同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通过实现高校、园区和社区的多种资源聚集、共享、互补、融合,把大学校区建设、科技园区发展及城市社区繁荣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城区教育、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各行各业专门人才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培养“四化”建设的各类人才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成人教育的特点是以成人为对象,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系统教育。成人学习的基本方式有自学、互学、教学三种。其中自学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教学形成而言,它可分为函授、脱产学习两种主要形式。无论是哪种学习形式和教学形式,教材建设都是一个关键环节。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一致认为,成人教育兴衰的关键之一正在于教材的质量与运用程度、成…  相似文献   
6.
现行法律把再审案件的立案标准表述为“确有错误”。这个表述存在着逻辑上的“背反”,因为没有再审,如何认定“确有错误”?即使说有错误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再审立案标准如果以“确有错误”来表述界  相似文献   
7.
万敏 《党建》2022,(1):30-32
"一带一路",一个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战略决策,一个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伟大倡议。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在出访东南亚国家期间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8.
万敏 《湖北社会科学》2002,(10):105-106
学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是新世纪德育工作面临的严峻课题。当前学校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学校的德育希望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9.
学校“德育生态”理念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学理上讲,德育即道德教育,是指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经验的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对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当前我国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学校的德育存在着“危机”。这种危机不仅表现在“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而且表现在“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必须首先从观念上入手,建构新型的学校德育生态观。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诚信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却又在人们的行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针对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严重缺失,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建立现代公正意义上的诚信美德,加强对诚信和公正的法制保障,是道德建设和信用制度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