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于莎燕 《奋斗》2010,(8):7-9
<正>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万物之本,文明兴衰之根。人类文明进程表明,民族的强盛、社会的繁荣、文化的发展,无不与水有密切的关系。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水资源,对于城市建设甚至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自古以来,水就与城市相依相存。蛮荒时代,洪水滔滔,人们"湮高坠库,雍防百川",用泥土沿人们居住的地方筑起一道土围子,以不受洪水侵袭,这就是城市的前身。在早期文献中,经常出现"市井"的字样,权威的解释认为,"古未有市及井,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纵观历史,绝大多数世界名城都依水而生,因水发展。上海的外滩、新加坡的圣淘沙、英国的伦敦桥、法国的塞纳河、纽约的曼哈顿等等,都是滨  相似文献   
2.
于莎燕 《奋斗》2004,(1):15-15
加速实现非国有经济战略升级,就是以产业化、工业化、集团化为核心,扩张总量,实现由低档次的商贸、加工企业为主向以精深加工业、现代商贸流通业和新兴产业联动发展为主导的转轨变型,在重点产业形成气候、重点行业形成规模、重点区域形成特  相似文献   
3.
于莎燕 《奋斗》2006,(8):22-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是一种福音,对农村是重大变革,对农业是发展机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对绥化这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