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3月12日凌晨6点过,昏暗的天色中飘着细雨,乍暖还寒的初春透着一丝凉意。64岁的斯蒂格利茨精神矍铄地走过屋前的田间小道,顺着河边的杉木廊桥,穿过横卧在小河上的侗寨花桥……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10日上午,贵阳大剧院内春意盎然、座无虚席。贵州省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界精英、经济学界人士共1200余人,聆听了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扪侗寨。地处中国侗族文化核心区。作为贵州民族风情旅游开发的重点村寨,近年来,地扪先后举办了中国侗族稻作与祭祀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家协会第九次年会、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学术和旅游采风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旅客。2005年,地扪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办生态博物馆——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每年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1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先生专程前往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体验、考察。在博物馆文化社区的地扪侗寨和登岑侗寨,斯蒂格利茨教授深入村寨街巷和村民家庭,了解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并与生态博物馆的创建人员——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发起人李伟杰先生和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馆长任和昕先生,就乡村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以下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地扪侗寨里充满童稚的朗朗侗歌,应和着木楼建造中此起彼伏的声声回响,穿行于村村寨寨间弯弯曲曲的林荫小道……在中国第一家民办人文生态博物馆——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172平方公里的文化社区内,我和我的同事们走过了紧张而有序的2006年:这一年,我们培训了100名地扪小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期间(农历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四),中国网络电视台、当代贵州杂志社"新春走基层"联合采访组走进我省威宁自治县迤那镇。实地调查采访发现,短短一年间,迤那经济社会发展提速,"集团帮扶、整体推进、三化同步"的"迤那实践",是贵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缩影,迤那破解绝对贫困难题的实践经验,对探索新形势下贵州扶贫攻坚的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现地扪     
以"善于讲故事"著称的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2005年的秋天,应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的邀请,第一次来到地扪侗寨.她当时是为了一个歌剧的创作到中国采风.在地扪,她被独特而纯真的侗族文化深深吸引,先后两次重返这个边远的山寨,并到过许多村民家作客.她住在博物馆研究中心的专家工作室,每天一大早就走进村子,随同村里的妇女上山劳动,同她们在牛棚上避雨、喝酒,听她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还参加过有几百人出席的"打三朝"(庆祝小孩出生的活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