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4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伍治良 《河北法学》2003,21(5):84-87
民法学界关于物权行为的讨论并未系统、深入,从事实、规范、价值三维角度分析债权形式主义下 应有物权行为的有限存在空间,且和债权行为一样均可单独引发物权变动,但不存在独立性与无 因性问题,并提出了立法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2.
2万余元的钢材货款官司,历经4年两审法院先后8次审理,竟下了10个判决、裁定,仍未了结。终经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抗诉改判才划上句号。湖北省石首市农房建材成套供应公司原副经理王昌坤始终不明白:  相似文献   
3.
伍治良 《河北法学》2005,23(5):37-39
我国民法制度的现代化,需要法哲学的宏观指引,吸收综合法学派理论,遵循人类利益中心主义,涵摄民事生活事实,追求概念规范化与内容体系化。  相似文献   
4.
对非营利组织功能、性质、内涵、外延、分类、财产归属、运行、监管、政府支持等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非营利组织制度供给严重滞后于社会建设需要。建议我国未来采取非营利组织统一立法模式,明确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将非营利性和非政府性界定为非营利组织的根本性质及非营利组织外延的判定标准,将非营利组织分为法人型与非法人型、人合型与财合型、公益型与互益型,厘清法人型与非法人型非营利组织、公益型与互益型社会团体的财产归属差异,区分社会团体与捐助团体的治理结构,构建非营利组织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与行业自律机制,强化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政府支持制度。  相似文献   
5.
《律师世界》1996年第1期刊登了余钢益同志《从一起民事抗诉案谈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的监督》(以下简称余文)一文。余文认为:“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材料来源于当事人,在时间上则应当以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为限,”“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执行程序中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提出抗诉是不适宜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不揣冒昧,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大方,兼与余钢益同志商榷。一、抗诉受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两年时限限制吗?余文关于检察机关只能针对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的错误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观点,其法律依据便是我国(民…  相似文献   
6.
伍治良 《理论月刊》2005,(3):106-108
21世纪的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的现代化,呈现出自然人主体范围的扩张化、非法人团体的主体化、法人分类结构的开放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外商投资企业逆向避税问题及其防范对策伍治良近年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外商企业)帐面上表现为零利润或负利润,而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却不断扩大。其实,这些企业实...  相似文献   
8.
伍治良 《法律科学》2002,(3):121-128
根本违约规则的形式价值在于限制合同解除权,实质意义在于平衡违约方与非违约方之间的利益及社会利益.我国合同法对根本违约的规定在具体形态上欠周全,部分内容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制定民法典必要性之理由只能说明完善民法体系之必要性,并不意味着中国必须制定民法典。中国民法形式要实现现代化,只须制定以《中国民商法律总纲》为统帅、以各民商事单行法为支撑的有中国特色的民商事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产权过户登记前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 ,法学界和司法界虽素有争议 ,但是近年来多数学者和专家 ①认为 ,产权过户登记是物权变动的要件之一 ,属物权范畴 ;而房屋买卖合同属债权范畴 ,产权过户登记不是房屋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 ,是房屋买卖合同的履行行为 ,不应影响房屋买卖合同本身的效力。笔者赞同此观点 ,并在《人民检察》1999年第1期发表了《论房屋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 (下称拙文 )一文。对此 ,黄硕新同志在《人民检察》1999第8期上发表的《也谈房屋买卖合同的生效要件》 (下称《黄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认为登记过户的房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