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傅颐 《广东党史》2000,(1):17-20
86岁高龄的史立德算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元老了。他1914年出生在河北省清苑县,1932年考入中国大学文史系,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工作。抗战胜利后,在冀、察、热、辽参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在锦州、沈阳工作。1954年调到中央,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先后任总社局长、副主任和党组副书记。供销合作总社的26年,是他最为难忘的岁月。 一、毛主席、刘少奇都欣赏的名称 ——供销合作社 “我最早接触到合作社这项工作大约在1950年4月。当时东北局调我出…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对东北工业基地的经略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从中国工业化的长期建设、工业的合理布局、国防安全等方面经略和建设东北工业基地。在民主革命后期,党中央即已充分重视东北的战略地位和工业基础。建国初到“一五”期间,中央将东北地区确定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基地。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对东北的重点投资和重点建设,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50年代末至60年代,为改变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态,中央进一步确定了由沿海向内地纵深发展的部署,同时统筹兼顾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的关系。在经略东北的同时,带动内地工业更好地发展。“三五”期间,由于国家基建投资重点转向“三线”地区,东北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巩固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和限制。  相似文献   
3.
组阁与声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由于日本政府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两国关系无法实现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对日本政局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傅颐 《北京党史》2015,(2):8-12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三次反复后,终于建立起适合国情和现代教育发展的学位制度。这一过程值得认真进行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6.
1955年 4月 11日,香港启德机场像往日一样繁忙。 当天下午1时26分,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从这里起飞,搭载 11名特殊的乘客飞往印尼,他们是参加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以及越南、奥地利、波兰有关人员。可是飞机未能如期抵达雅加达玛腰兰机场。 傍晚时分,路透社传出消息:“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飞往雅加达途中,在北婆罗洲沙捞越西北的海面上失事,坠入海中。该机最后同香港机场联络时间为下午6时25分。机上11名乘客和8位机组人员下落不明,恐已全部遇难。 经营救,除领航员、机械师和…  相似文献   
7.
李立  傅颐 《两岸关系》2004,(2):46-49
1972年2月21日是令世界震惊的日子。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中国的土地,对中国进行被史学家称为“破冰之旅”的访问。今年已经84岁的熊向晖当年以周恩来总理助理的身份参与了尼克松访华前后的中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布局的调整,主要解决"大跃进"期间出现的专业结构、比例、设置、招生数量上的盲目扩张与不平衡问题,巩固、发展国防和尖端科学技术方面的新兴学科和专业,并根据国家内政外交需要对外语、政治学、法学等薄弱环节进行适当修补,促使高等教育重新走向正规化。从专业布局的视角来考察,60年代的高等教育调整是一场克乱求治的改良,是探索我国高等教育正确发展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探索取得重要成果,也存在时代局限性,其经验教训成为8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50岁的老司机我笑脸杨,提起了大汽车我的话儿长:想当年我18岁就学会了开汽车呀,摆弄那外国车我算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是什么样,盼星星,盼月亮,盼的那个国产汽车算出了厂,咱}2的工人阶级为祖国增了光。……50年代,这首《老司机脉曾传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几十年过去后,人们仍能从这悠美动听的旋律中,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第一辆国产汽车出厂的自豪与喜悦。一首歌,令人思绪飞扬,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创业年代。新中国,不做‘万国汽车的展览馆”汽车工业是考验~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标忐之~然而,从1894…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海外第一代英文发稿人 东江纵队北撤后,东纵办事处主任黄作梅奉命继续在香港活动。1946年10月,周恩来派乔冠华到香港组建新华社分社,并在同年10月29日致电中央转方方、林平并香港工委,指示:“英文杂志可先登记出版,即以黄作梅为发行人出面”,“新华分社望与汉夫、乔木协办。”①黄作梅参与筹建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 战后的香港,经济破败。党组织活动经费困难。黄作梅千方百计为组织筹款。 1946年初,黄作梅的伯父黄念初只身一人从韶关返回香港。黄念初没有子女,自己积攒了一些钱,战前在香港有些物业。回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