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高校推进科学发展观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内容和任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意义。高校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尊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创新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大众化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
吴潜涛教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谈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在这个呼唤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的时代,如何克制浮躁抵制诱惑潜心向学,实为每一位学人与新秀须面对的大考.这里辑录了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吴潜涛教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关于做学问与做人的一些交流对话.其言也真,其意也殷,妙语连珠,引人跃如.庄子<秋水>篇云:"大智观于远近."此之谓乎?据实呈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关键在于抓住青少年成长特点,可从四个方面入手,即注重从小抓起,从小事入手,以身作则,防微杜渐;注重班集体荣辱感建设;注重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注重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4.
德性重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德性重建应以生态为本的德性建设为指导思想,重点关注"尊重"与"关爱"两个基本德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6.
德性重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德性重建应以生态为本的德性建设为指导思想,重点关注尊重与关爱两个基本德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德福一致"作为一种道德机制和手段,是"善恶因果律"的体现与发展。其之所以能够成立,主要在于"道德有用",即道德之目的在于维护和增进每一个体的合理利益,同时个体德行必将有利于增进和维护自身合理利益。而维系德行普遍存在的关键就在于"德""福"一致,"德""福"是否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关系道德建设的成败。考察我国社会转型期严重道德失范现象,"德""福"背离是重要原因,创建支持"德福一致"的社会大环境成为当前道德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而保证公正社会制度规范的有效供给则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骨干政治素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骨干进行政治素质问卷调查和分析,从七个方面初步把握当前大学生骨干政治素质现状,重点了解大学生骨干政治素质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做好大学生骨干政治素质培养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