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和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和政治力量。作为社会主义流派之一,其理论从生态意识的角度出发,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并且把人类的活动置于其中进行思考和评价,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明显地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的产生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历史性、社会性的综合问题,与收入分配制度之外的非经济性因素密切相关,仅仅依靠经济手段是难以全面解决问题的。今后若干年内应当通过体制和机制完善,壮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消除贫富差距悬殊,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刘常喜 《前沿》2005,2(10):9-10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邓小平在中国改革过程中反复倡导并有效运用的具体策略,这些策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形成基于中国改革的现实背景,对指导中国的改革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政治体制建设的经验,邓小平同志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略,并在中国和世界大转折的历史关头,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航向,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无人替代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了干部任用制度的改革,通过改革不合理的组织制度和人事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常喜  柳琴 《党史博采》2005,(10):13-14
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政治体制建设的经验,邓小平同志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略,并在中国和世界大转折的历史关头,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航向,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无人替代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了干部任用制度的改革,通过改革不合理的组织制度和人事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