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依据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基于大国复兴的新使命,系统谋划了新时期我国发展空间布局的新战略,确立了陆域与海域统筹开发的大国土观,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产业"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主要路径,使一大批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现存的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急剧变迁所带来的新职业需求极不相称。"有事无人干"与"有人无事干"情况并存,这种结构性不匹配直接导致人才出现摩擦性失业,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教育投入激励机制的稳定。因此,新的变化要求政府和社会不断与时俱进地推进人口、教育与人力资源政策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影响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主要因素有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人文社会条件.在这三大因素作用下.全国形成了由东中西与南中北相交而成的"九州方圆"式的城市区域经济格局.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收缩"有利有弊:一些地区由于自然、社会条件较差,"城市收缩"将优化人口和产业布局,具有正面意义;但对地级以上中心城市而言,"城市收缩"将不利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不利于国家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并加剧一线城市的"大城市病",因此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避免出现"城市收缩"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拥有全球1/15的陆地面积,目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也就是说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尽管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及过去一些政策的失误,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急剧提高,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因此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治彦 《人民论坛》2014,(12):52-55
<正>财政收入离京难度大城市病京津冀融合下的北京何去何从评述由头:从今年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一体化"就成为了各方的热议话题。随后,河北出台新型城镇化有关政策,提出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与此同时,京津两地积极推动"双城"交通一体化,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已经提上日程。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感受到了京津冀一体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是现代人类生活的主要家园,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体,大自然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孕育了人类社会和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大自然造成巨大破坏,也给城市发展带来生态危机,影响城市的宜居性、安全性,威胁城市可持续发展。要解决我国城市生态危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必须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树立城市发展的系统观、动态观和科学观,通过新型城市规划对城市进行绿色、人文和智慧化改造,并以新型城市发展绩效评估制度为保证,逐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