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政府网络认知是政府关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运用及其影响等方面的心理反应或主观认识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立场和价值偏好,它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应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政治安全问题,政府网络认知要实现从"网络衙门"向积极、互动的转变,从简单管制向协商对话的转变,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从"围墙政治"向开放包容的转变。强调政府网络认知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其实质就是要克服消极网络认知的局限以及由此造成的种种问题,使政府更加注重通过发挥网络的积极利用来促进自身变革和完善,并在与社会良性的网络互动中不断调整和改善二者关系,从而消除网络威胁,达到有效维护网络政治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政治传播是一种全新的政治传播形态,它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并对当代中国政治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影响政府与民众的关系,网络政治传播改变了政府权力的运行模式,并在扩大人民民主权利、增强政府效能、塑造现代政治文化、推动以民主与法治为目标的政治改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政治监督伴随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出现,是以互联网络为平台,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政治权力进行的监督活动。网络政治监督的兴起,为中国的政治监督体系带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高了政治监督实效,并表现出社会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等三大发展趋势,其中,社会化发展是扩大网络政治监督范围的客观要求,制度化发展是强化和规范网络政治监督的现实需要,法治化发展是增强网络政治监督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网络政治监督社会化监督的优势,将网络空间的政治监督纳入制度化和法治化轨道,有利于规范各种政治监督行为,提高政治监督实效,进而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盘州市保基乡雨那洼村村民。迫于生计,我曾外出打工多年,在外学到了一些种植养殖技术。5年前,我决定回老家发展农业产业,带领群众一起致富。要想富,先修路。雨那洼村地处深山区,交通闭塞,耕地零星分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无法实现,但我想,只要路通了,发展的机会就会有。现在的雨那洼村家家户户都通了硬化路,通村道路也通畅了,让这个上万村民的小村庄越来越充满生机,越变越美。村民自发地发展起中药材、刺梨、核桃等产业,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具体实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判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关于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内容丰富,其中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求为: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坚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它凝结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工作长期探索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安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系统思维,全面提升国家安全能力,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6.
政治过程就是权力的运作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大众媒介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方面。而大众媒介对政治的介入及其对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则是由政治过程的特点、大众媒介的政治属性、以及大众媒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关系所决定的。大众媒介与政治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也决定了政治必然要对大众媒介的运作实施控制与操纵,以及大众媒介对政治过程的全面渗透,因而使得媒介化政治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形态。然而,大众媒介在政治过程中的权力过分扩张,也对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7.
派伊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把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看作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认为政治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为平等的精神或态度、政治系统能力的提高、政治结构分化和功能专业化,而发展中国家只有克服一系列的发展危机后才能实现政治发展。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政治发展、过渡社会的分析模型以及政治发展的危机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在看待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上却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和意识形态偏见。尽管如此,派伊的政治发展理论仍然是研究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