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德利用厚生"论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思想模型,它揭示了传统社会为生存需要而向自然索取的必要性。中国现代文明为补足西方工业文明的进程而以进化论哲学作为指导思想,确立了理性主义和科学文化的价值。为克服当代工商业文明和人宰制自然而导致的弊端,应重新发挥传统道家思想,达成自然与人生的动态平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以天人关系的思想模型解释人的生存状态。其中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终极理境成为思想关注的焦点,然而,人的精神发展途径的起点——现实人性的局限性更应该成为研究的对象。以天道为终极标准反显出人的局限性,儒道佛三家各有其独特的标准和系统,通过人性和动物性(儒家道德性修养标准)、道心和人心(道家艺术性超越标准)、明和无明(佛家宗教性解脱标准)指点了人生的局限性。人的动物性是人的自然性存在天然具有的,应该对之有一合理的认识。在礼仪等观念性规范中安排现实生存的途径,指向终极理境,才是真正的精神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来,"李一事件"引来舆论哗然一片。媒体掀起的揭露丑闻的"扒粪"运动,自此进入了宗教界。原本被期待是人间净土的宗教界,有了藏污纳垢之嫌,还能有导善抑恶的意义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考量类似丑闻是否属实,关键在于:即便属实,我们又当如何观?其实,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人们对宗教人士的看法已然经由各种途径有了平和的现实观。据传,唐太宗问玄奘:佛门果清净否?玄奘答:鱼龙混杂,凡圣交参。佛门中的修行者是人,是凡僧,不是神。因修行达到的果位不同,人品自然也就三六九等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