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2009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后,国家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辽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提前完成了国家“一五”计划的任务,并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国防工业以及技术人才供应基地,在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和保证国家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一五”期间,辽宁是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承担着建设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初卓  郭健军 《世纪桥》2001,(1):41-43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通常被人们称作地下工作的调查情报战线,有着特殊的历史贡献。这些战斗在风口浪尖上的人们,以超乎寻常的胆略和气魄,成为  相似文献   
3.
提到改革开放,很多人都认为起始于1978年12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实,早在1978年9月,邓小平访朝归来,路经辽宁等地发表的比较系统的“北方谈话”已经渗透了许多改革开放的思想,奏响了辽宁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序曲。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中国未来的形势作了详尽透彻的分析,为中国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建国60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就是短短一瞬间,然而对于我国却是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奋勇拼搏的历史,许多英雄模范、典型人物就从中涌现、造就出来!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催人奋进,展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危难时刻能豁得出去的动人风采,是全省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为热情讴歌那些具有时代影响力的英雄模范,本刊与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推出建国以来辽宁十大英模事迹。希望全省广大党员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辽宁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杨立伟、方永刚等英模事迹本刊近期多篇幅予以报道,因此没有纳入此次编选之列。  相似文献   
5.
初卓 《世纪桥》2003,(1):24-26
在60年代初期,一个普通的战士——雷锋,走进了千家万户,传遍共和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牢牢地记印在了亿万人民的脑海里,他用22岁短暂的生命,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雷锋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人们从他感人的先进事迹中,领悟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风尚,体察到了一个人民战士的赤胆忠诚。他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全  相似文献   
6.
王崇伦,1927年7月2日出生,辽宁省辽阳县沙河区北头街村人。1949年8月,进入鞍钢轧辊厂当刨工。1951年6月,王崇伦调至鞍钢机修总厂四机修厂工具车间,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1956年9月至12月期间,缅甸华侨第七届观光团回到了久已思念的祖国。在北京,观光团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此行率队人、著名侨领黄绰卿先生,在大江南北,足迹所到之处看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心情非常激动。回到缅甸后,他把这种难以抑制的情感,写进了计30余万宇的《祖国壮游》和《壮游漫记》连载文章中,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深情向往和前所未有的自豪。1960年,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特意接见了黄绰卿与华侨代表们。  相似文献   
8.
杨靖宇所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军曾在1936年6月和11月,先后进行了具有影响的两次西征,这在抗联一军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一、两次西征之比较第一次西征的具体目的是为了开辟新游击区和贯彻“六三指示信” 的需要.1936年5月中旬,抗联一军领导人杨靖宇在本溪县草河掌山区的汤池沟,召集师以上干部军事会议,会议决定由一师西征,以本、桓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依托,向西发展,将抗日游击区扩展到辽宁中部以至于辽宁西部,并逐步与关内我党领导的武装力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以后,辽宁作为全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特别关注。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刘少奇同志,曾多次来辽宁地区,分别到一些工厂、矿山、海港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当时辽宁乃至全国存在的问题,提出过许多中恳的意见,作过许多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0.
初卓 《党史纵横》2001,(11):47-48
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世界所瞩目。实践证明:我们党在总体上是有战斗力的,我们的党员和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充满挑战和风险的复杂社会环境中,也有少数意志不坚定分子,经不住考验,走上邪路,消极腐败现象,侵入到社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