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县城西南的丁里镇,有个群山环抱、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蔡凹.1948年12月15日至1949年1月11日,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就设在这里.时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粟裕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华东野战军围歼杜聿明集团,为淮海战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2.
打开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张震回忆录》第257页,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述:1946年2月,"乘休会之机,我去了一趟淮阴。一年前,在萧县祖老楼战斗中,我右上臂负伤,老是隐隐作痛。因这里的仁慈医院有较好的设备,所以上门求医。医生给我作了X光透视,说  相似文献   
3.
1938年11月19日,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随新任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盛子瑾到达皖东北地区,在书记江上青带领下,他们遵照中共安徽省工委关于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宣传动员群众共同抗日的指示精神,以所属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第八工作团为骨干,吸收爱国进步青年,组  相似文献   
4.
2003年11月,90岁高龄的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在他的回忆录中满怀深情地写道:"多年来,我始终忘不了宿县东南的这个小村庄。"表达了老将军对抗日战争时期同宿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军民生死与共那段经历深切怀念的真挚情怀。张震在回忆录里这样记述:"宿东地形上北连萧(县)东,接铜山,抵陇海路,南依淮河,西接津浦路,为日寇侵略华中之心脏地带,及与华北陆地交通之枢纽。"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分,这一区域主要包括宿州市埇桥区津浦铁路两侧大部、灵璧县的西部和北部、萧县的东南部和固镇县的北部等地。  相似文献   
5.
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同国民党在淮海地区进行的战略决战。随着战役的发展,投入决战的有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和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地方武装,共60多万人,建立统一的指挥核心,十分重要和迫切。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在电报中指出:“此战  相似文献   
6.
史文敏 《党史纵览》2009,(12):36-38
张爱萍(1910—2003)。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四川省达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曾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苏皖纵队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职。领导建立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开辟了苏皖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苏北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1949年1月10日.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华野后勤部长刘瑞龙在萧县蔡凹,收到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的亲笔信:“瑞龙同志:送来联合支前各件,均已阅悉。我完全同意该会所作各项决定.请即依照执行。”短短数语,反映出淮海战役总前委对刘瑞龙的信任、支持和鼓励,也展示了刘瑞龙为夺取淮海战役胜利付出的辛劳和心血。  相似文献   
8.
1940年4月下旬,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视察皖东北时,对前一阶段皖东北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抗战初期,我党在皖东北与盛子瑾的统战,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而这一时期皖东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是和江上青分不开的。刘少奇的这一评价,实际上也是对江上青工作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正>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前线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1945年2月7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的追悼彭雪枫大会,明确指出:“雪枫同志在与敌人斗争中牺牲了,全民族和全党都悲痛这个损失。为了补偿这个损失,应该学习雪枫同志的英勇精神……”彭雪枫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