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唐美云 《求索》2011,(7):104-106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以制度正义为核心,这个理论强调制度正义及其原则决定个体道德,却轻视了个体道德对制度正义的作用。他在论证过程中却抛开人的道德特性,孤立地谈论制度德性,缺乏全面思考。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对应于全社会范围内作为制度的正义,重视微观个体道德建设,应成为社会公正的道德基础建设思考的现实所向。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现代人存在的方式,是人民自治的主体性观念的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民主得以真实存在的前提。但是,民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确定的性格,其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在于人自身。人的主体性受到自然、社会等客观环境的外在限制,也受到人自身的素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及人对自我的认知力的内在限阈,同时内在于人的非理性也会影响民主在现实社会中的发展。总之,人的主体性确立程度决定民主的限度,如果人的主体地位无法确立,民主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点和价值,何言其它?因此,理解民主和实践民主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一个理念,即确立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人类活动不可规避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普遍存在于人类发展全过程,民主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必然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理论形态和实践类型上表现出迥异的特性。然而在不确定的多样性面前,我们要把握住不确定性的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适应其变化或者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不确定性带来的政策更改,尽可能地进行最大化合理制度安排,以达到有秩序的民主状态。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就邓小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与争鸣,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