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考证就是考核辨证史料、史事和文字等等,务必信而有据。史料工作的任务是为历史科学提供十分丰富和符合实际的材料。为了使材料符合实际,史料工作就必须进行考证。考证的目的和任务是辅助史料工作的去伪存真。考证史料的任务就是鉴别史料。并不是每件史料都要考证一番。有的根本不必去考证。如漳州,有没有“三虎饭店”。指一九三二年东路军攻打漳州,群众传说,林彪在漳州开了三虎饭店。这就不必考证,是群众传说,且林彪也不会  相似文献   
2.
永安抗战文化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涉及文学、艺术、新闻、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永安抗战文化的繁荣是适应于抗战的需要,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它高歌着爱国主义的旋律,代表着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时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75年前在上杭古田召开了红四军党的"九大",由毛泽 东主持并通过了大会决议案,史称《古田会议决议案》。这个 决议案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 毅、李立三在总结建党建军正反两个方面丰富实践经验基础 上,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来的,回答了建党建军问题。 《决议》提出了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原则、内容、方法和制 度,从而确保在农村游击战争条件下党和红军的无产阶级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表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毋庸置疑,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一九二二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加入了共产国际,成了共产国际的一  相似文献   
5.
1933年底,在外患严重,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蔡廷锴、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十九路军爱国将领,因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不满并感到绝望,在全国不断高涨的救亡高潮中,毅然决然举起"抗日反蒋联共"的义旗,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简称福建人民政府),公开与蒋介石南京政府决裂,这就是史称的"福建事变".事变虽然失败,但它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爱国热情和民主、进步的革命精神,永载史册.因此,"福建事变"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最近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吴明刚所著《1933:福建事变始末》已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全书共14章55目,计35.2万字.这部专著是近些年来研究十九路军与福建事变的一部力作.综观全书,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有人把历史比作长河,有人把历史比作画卷,还有人把历史比作镜子.但无论如何比喻,人们都关注着以史为鉴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历史的追思与记录,可以引发人们对现在,乃至未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以实际行动宣告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结束。它把中国革命推进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8.
关于二战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土地政策执行情况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时期”全国有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在进行土地革命过程中,各根据地都根据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原则规定,制定了具体的政策。这里既有统一性,又有各自的特点,贡献和经验教训,对各根据地土地政策执行的情况作些对比研究,对了解“二战时期”土地政策的演变和一些政策的完善过程是有所帮助的。在土地革命前期(一般指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日党中央发布第九号通告起到一九二八年冬党的“六大”精神传达贯彻前),进行土地革命的有海陆丰、湘赣(井冈山)、闽西、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赣东北、琼崖等八个根据  相似文献   
9.
商业是组织商品流通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是生产和消费、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中心环节。发展商业是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之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处在农村,农业和手工业占绝对优势。红色区域广大军民需要不同程度的商品流通和同城市的经济联系。但是,由于敌人主要占据着城市,控制着工业生产。这样,红色区域的农、副产品同白色区域(敌占区)工业品(主要是布匹、食盐、煤油、药材)的交换,就必然形成敌我之间的尖锐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