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对党内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从中共五大第一次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制度建设,经过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再到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97年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经历了曲折的历史发展。系统梳理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监督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共青团要明确参与社会治理的角色定位,坚持政治属性与群团属性相结合,坚持政治引领、坚守人民立场、重视思想教育,不断满足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要求。要通过增强共青团组织力撬动共建力量、提升共青团服务力凝聚共治效能、巩固共青团引领力践行共享理念,不断创新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组织路线是政党进行组织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组织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确立组织路线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强大优势。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对组织路线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根据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组织路线开始规范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恢复并发展了党的组织路线;十八大以来,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新时代背景下对党的组织路线进行历史考察,对于继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理解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需要秉持整体性的历史思维。将大历史观作为解释框架,从规律史观、长远史观、整体史观分析,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是“承前启后”。从规律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两个务必”的认知根基上。从长远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内涵里。从整体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两个务必”的内涵和“承前启后”的定位,对于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强大优势。百年发展历程中,党的政治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及确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及停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恢复及发展,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创了新局面。回顾党的发展史,本文从规律、思想、制度三个层面总结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在新发展阶段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6.
组织路线是政党进行组织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方针。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确立为政治路线服务的组织路线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强大优势。改革开放前30年,党的组织路线重在培养干部,整顿组织;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重在使用干部,恢复和建设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路线重在管理干部,健康组织。据此,在党的组织路线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要求将党的组织路线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本质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关键在有正确的思想引领,实践在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之中,由此构成组织路线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逐步探索完善了新闻发布工作,推动了新闻发布由自发性到自为性、由封闭性到开放性、由运动化到推进制度建设、由推进制度建设到实现制度化的特征变迁。在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特征变迁的基础上,可以从四个层面总结党新闻发布工作的基本经验,即坚持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的原则,坚持党的新闻发布是党的喉舌的定位,坚持不断完善新闻发布的方法和制度,坚持对外胸怀天下、对内为人民发布的理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