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蒋介石的几次下野大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桂系首领李宗仁之间向来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自较量.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亲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取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从此埋下了祸根.尤其在1948年至1949年1月间,蒋介石的百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本无归.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怨声载道.而身为副总统的李宗仁更是“趁火打劫”.急调自己的谪系桂军迅速聚集到南京附近,又命桂系将领白崇禧布防长江沿岸.此举意图十分明显,就是直逼蒋介石将总统宝座让出.蒋介石对此忍无可忍,但又感到力不从心.这时,他脑子里闪现出一个阴险狠毒的念头:秘密干掉李宗仁.他很快将时任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召至官邸,向毛人凤亮出底牌,要他尽快除掉李宗仁.并再三叮嘱此事必须严格保密.一切由他亲自指挥.蒋介石询问毛人凤:“准备叫谁直接负责这次行动?”  相似文献   
2.
1949年初冬的一天,刚刚获得新生的北京,到处充满着祥和欢快的气氛。临近中午,一辆吉普车出现在宽阔的长安街上。车内坐着一位约莫30来岁的青年,两道浓黑的剑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聪慧、机智。一管悬胆高鼻则为他平添几分刚毅、潇洒,虽身着便装,却仍然能看出他军人的气质。此时,他两眼平视前方,若有所思。 不一会儿,车子驶进了中南海,在勤政殿门口停下。  相似文献   
3.
白崇禧是原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素有“小诸葛”之称。历任过国民党参谋总长、国防部长、华中“剿总”总司令等职。又有谁想到就是这位“小诸葛”,却与我党有段鲜为人知的秘密交往,是中国共产党争取的三个国民党军政要人之一。 1934年5月,桂系与蒋介石的矛盾白热化,蒋令湖南省政府主  相似文献   
4.
一个文坛泰斗,一个江浙才子,后来一个是共 产党政府的要员,一个是国民党总统府的 国策顾问。他们虽然政见各异,但在学识领域和个人感情方面却又是一对挚友。这两人就是郭沫若和陈布雷。 陈布雷在文坛上知名比郭沫若稍早一些。1911年夏,陈布雷从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即应上海《天  相似文献   
5.
在汪伪十大汉奸中,除汪精卫被打断脊梁骨于1944年病死在日本外,只有周佛海免遭枪毙的厄运.周佛海为何能逃此一劫,个中秘密又是怎样的呢?周佛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生曾脚踩“三只船”.首先投机革命成为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后脱党效命蒋介石,成为蒋的“文胆”之一,在国民党内显赫一时;最后他又同汪精卫一道投靠日本人,成为汉奸三巨头之一.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这时蒋介石远在重庆,对上海、南京的大接收伤透了脑筋.他连续下了三道命令:一是要八路军、新四军及中共游击队就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日伪军队擅自行动;二是要国民党中央军迅速进入敌占区,准备受降;三是要日伪军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不得向人民武装投降.周佛海在日本准备投降之际,悄悄给在重庆的蒋介石拍了个急电,表示愿为蒋介石效劳,声称他将集合税警团、保安队、警察等维持上海的秩序,以“完整”的上海奉献给“中央”.并向蒋表示:“职与其死在共产党之手,宁愿死在(蒋)主席之前.”蒋接到电报后,大喜,立即以个人的名义给周佛海嘉奖,后由蒋伯诚转达给周佛海.周佛海接到蒋的嘉奖,心中分外高兴.8月12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奉蒋介石之命,任命周佛海为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周佛海摇身一变,由臭名昭著的  相似文献   
6.
周佛海是个大投机专家,他一生曾脚踩“三只船”。首先参加革命成为中共“一大”12个代表之一,后脱党效忠蒋介石,成为蒋的“文胆”兼谋土,抗战月发后,他又同汪精卫一道投降日本,成为汉奸三巨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他又想重投共产党,为自己找条退路。根据周佛海这一复杂的心理,lpel年,我党领导的新四军曾派人策反过周怫海,这一段离奇的经历至今鲜为人知。周的岳父杨自容,初年代曾在长沙明宪女中教过书,他很喜欢一个学生叫杨字久。杨宇久认周的岳母为干妈,杨自容的女儿、周怫海之妻杨淑慧便成了杨守久的干姐姐了。后来杨宇久在…  相似文献   
7.
1951年6月,一列草绿色火车在东北大地风驰电掣地奔驰.中间一节车厢里,一位留着一撇小黑胡子,身躯微胖的中年人不时喘着粗气,看来呼吸道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就是朝鲜停战谈判中朝方面的负责人、我国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兼军委情报部长李克农.后来人们称他为朝鲜停战谈判的隐形巨人.坐在他身边的是中国“二乔”之一的乔冠华.7月5日晚上,他们一行到达北疆边城安东(现改名为丹东),  相似文献   
8.
朱启钤号桂辛,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实业家。北洋政府时代,曾任交通部部长、内务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南北议和时曾出任北方总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与这位北洋政府的代总理有段鲜为人知的交往。 1949年国共和谈时,章士钊先生作为国民党政府代表之一参加和谈。章士钊与周恩来、朱启钤均是老朋友了,故周  相似文献   
9.
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70寿辰,为了密切中苏两国的关系,党中央决定,由毛泽东亲自率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消息公布后,台湾国防部保密局长毛人凤同美国在台的特务头子布莱德决定利用毛泽东出访之机,秘密谋刺毛泽东.11月下旬,北京公安部门反将监听台截获了一份密电,专家们迅速破译其内容.公安部长罗瑞卿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亲自领导,全力破获此案.毛泽东的访苏行期已经近在眼前,然而,侦破工作仍无重大进展,可供破案的证据依然只是那封密电译文和发电署名0409.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杨副部长想起了一处侦察科长曹纯之,一位富有经验的侦察员,每遇疑难案件,只要曹纯之上场,准能破案.曹纯之科长正在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个文坛泰斗,一个江浙才子,后来一个是中共要员,一个是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他们虽然政见各异,但在学识领域和个人感情方面却又是一对挚友。这两人就是郭沫若和陈布雷。 陈布雷知名文坛比郭沫若稍早。191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