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回家的路     
正我是豫东平原的一个农民家的孩子,和其他邻居家的孩子一样,娶妻生子,过着清贫的日子。有一天,邻居们说,像夫妻都在三十岁以下的,可以带两个孩子到新疆兵团当职工。我和妻子商量,咱们去吧,树挪死,人挪活,或许去了比咱家里现在的情况好呢。老爹说:"我支持你们去新疆,都守着我,不能发家,还不如出去闯一闯呢。"于是我就一咬牙,卖掉了仅存的500多公斤玉米,交了报名费。通过体检、面试,于1995年的农历二月底踏上了西去的列车。那时候还是绿皮火车,从商丘  相似文献   
3.
一双旅游鞋     
正在80年代初期,一个暑假里,我在团部大商店里看上一双新款旅游鞋,一看价钱25元,囊中羞涩,只有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可我还是念念不忘那款旅游鞋,光想买,又不敢问爸妈要钱,咋办呢?弄得我寝食不安。说来也巧,机会来了。我们连队来了三车化肥,30多吨,没有人卸车。我就给保管员说:"我找几个人卸车咋样?"保管员说:"你行不行啊?力  相似文献   
4.
(音乐起,演员数人,统一服装,主演四人,边打板边上.大屏幕同步播放相关内容的视频) 甲:走上台,笑开颜,咱们一起来表演.说段快板赞七师,把文化之乡来夸赞. 合:把文化之乡来夸赞! 乙:想当年,咱兵团,挺进新疆来戍边.七师屯垦也戍边,天山以北有家园. 丙:开拓奋进的各个团,奋斗成果也斐然.维稳戍边人人赞,军垦文化走在前. 丁:文化发展几十年,军垦文化有特点.人才辈出来传承,文化之乡美名传! 合:文化之乡美名传! 丁:走上前,问一遍,军垦文化啥特点? 甲:叫朋友,你近前,我把咱,军垦文化对你言.  相似文献   
5.
6.
正在孩提的时候,喜欢下大雨。因为下大雨就会有鱼吃。爷爷爱好逮鱼,每逢大雨过后,爷爷就会带着我在村外的小河沟里下渔网。爷爷说他的渔网叫"拦河袖",鱼钻里面就出不来。有一次,大雨过后,爷爷带着我去村外的小河沟下拦河袖。我高兴得一蹦一跳地帮爷爷拿着渔具,也就是一捆爷爷自用硬铁丝握的钩子,是用来固定渔网的。到了一个适合下网的地方,爷爷先把事先制好的木头桩子,用榔头一个一个地打好,我帮爷爷把渔网递过  相似文献   
7.
俺要上春晚     
<正>张有才:男,60多岁,团场退休职工。(下称有才)王多艺:女,50多岁,团场退休职工,有才妻。(下称多艺)李爱疆:男,30岁,团场职工,张王的女婿。(下称爱疆)张豫新:女,30岁,团场职工,张王的女儿。(下称豫新)(四人均操河南口音)(爱疆上)爱疆:爱疆我今年三十一,娶了一个美娇  相似文献   
8.
9.
红柳红了     
<正>张社长:男,40岁左右,红柳红秦腔剧社社长,甘肃口音。王记者:女,30多岁,团场电视台记者,普通话。小李:男,30多岁,剧社社员,兵团河南话。赵大姐:女,50岁左右,剧社社员,甘肃口音。杨红柳:男,60多岁,剧社社员,甘肃口音。剧社社员男女众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