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杂字是中国古代流行于民间的与"三、百、千"并行的一种非正规的识字教材.杂字起源较早,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明清时期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杂字不仅为我国古代普及大众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跨出国门流传日本、对日本的教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不同群体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不同,导致社会资源在重组的过程中产生分配不公等问题,其中“弱势群体”权益受损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弱势群体权益受损而又缺乏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沟通与协调渠道,从而导致愈来愈多的弱势群体开始走向暴力性的非制度性参与,从而使社会公共秩序受到危害。探讨转型时期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其重要性,提出克服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障碍的对策应成为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大主题中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主语式"权力体系是大学内部权力博弈的基础。基于"多人囚徒困境(MPD)"模型分析,在行政或学术权力内部的博弈中导致了学术或行政主体得益上的变化。并且当不同权力主体博弈时,在利益变化的影响下,容易形成大学里行政的"本位化"和学术人员进取心的缺失。权力个体的理性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集体的理性,制度产生的内在约束力是大学内部权力正常运行的轨道,也是解决集体非理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第三条道路”是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全球化时代出现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政治哲学和社会思潮。它是在冷战后两大意识形态对立格局的终结、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西方各国中间阶层的扩大以及欧美各国经济、社会问题的积重难返等背景下产生的。虽说目前学界对第三条道路的评价还没统一,但我认为“第三条道路”是新形势下社会民主主义的变种,它融合了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是一种力图改革现行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的政治现实主义尝试。所以与其说它是一种学术思想的框架,倒不如说它是一种采取行动的政策纲领,因为它的现实意义远远大于它的理论意义。尤其是它在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将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西感恩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西方哲学中,都包含感恩的思想,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等。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环境,理论起源不一样,感恩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有一些不同,表现为理论基础的不同和侧重点、内容的不同。不同的感恩理论反映了社会的不同发展历程,也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和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行政精神损害立法趋势接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劳动绩效考核是当前评价罪犯改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评定劳动实绩的主要依据则是劳动等级工的高低。现行的劳动等级工评定办法在基层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为了不使罪犯群体中的特殊群体——老病残罪犯输在服刑改造的起跑线上,体现“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本文从劳动能力鉴定缺乏严肃性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劳动等级工评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合理鉴定劳动能力等方面作了尝试性的对策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