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任务,强调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目标要求,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基于伦理学的角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可从人性向度、社会向度、发展向度三个方面来解析:"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的人性向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向度;"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发展向度。  相似文献   
2.
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融入,提高其政治参与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政治融入方面存在话语权激励缺失问题,即"话语权主体缺失"和"话语权环境缺失"两大约束。要破除约束,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融入,就必须实现从"农民市民化"到"市民公民化"的思维转换以及从"权利赋予"到"权利自觉"的模式转变,切实建立起规范、稳定、可持续的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尊重农民工基本权利、培育农民工主流政治意识、引导农民工合理组织化。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对四川民族地区既往发展过程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必要的总结与归纳。从“平等”和“可持续”两个视角切入分析,可以发现,过去以“收入平等”和“弱可持续性”理念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存在着难以克服的伦理困境与实践难题。要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就必须以“经济平等”与“强可持续性”为基础,结合民族地区实际,以制度调整与创新为重点,实施差别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回顾建国60年来我国妇女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妇女发展的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妇女发展道路必须注入的新内容,即要坚持以性别平等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女性价值的社会实现为目标、以女性个体的发展为手段。  相似文献   
5.
制度评价作为制度体系下的参照系,其有效的执行必须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第一是正义性原则,即根本上坚持制度对于扩展人类能力、开展人类在发展进程中的选择集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第二是具体历史性原则,即对于特定社会经济制度评价的展开,不能脱离其具体历史环境约束;第三是程序性原则,即制度评价的话语权、规范顺序与表述.把握这些原则,有助于使制度评价成为制度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必须以改革塑能力平等、以制度保权利平等、以市场创机会平等,要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平等,有必要实施追赶战略,做强农业基础稳步提高农业作业回报率;实施带动战略,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施互动战略,以政策扶持农村,以市场联动城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指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宗教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必须把党的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和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相结合,加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引导工作,使之融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回顾建国60年来我国妇女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妇女发展的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妇女发展道路必须注入的新内容,即要坚持以性别平等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女性价值的社会实现为目标、以女性个体的发展为手段。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点人群.在新的发展阶段,有必要通过制度的变革与政策的调整,创造环境条件,促使社会对农民工的认识,实现从注重有用性的劳动力向注重发展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嬗变,通过破除就业结构、社会保障、居住成本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的约束,为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创造环境条件.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发展以及以教育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向新生代农民工的倾斜应当成为政策与制度条件考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就业工作的重点,应当由城镇化初期重视工作的提供、职业能力提升转向更为全面的领域。劳动与社会性别相互塑造。离开社会性别研究劳动,不符合劳动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社会性别的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研究,应在常用的"就业能力"模式基础上,结合性别分析与诊断,采用"就业适应度"模式,从禀赋、经济机会、能力/能动性等三个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