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党早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就已提出了生活方式的正确选择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摒弃那些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东西;要努力在全社会振奋起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克服那些安于现状、思想懒惰、惧怕变革、墨守成规的习惯势力.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它为我们进行生活方式的选择规定了明确的方向,这就是以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社会进步要求为准绳,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剧烈变化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发展.自从党确定工作重心转移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日益清晰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然而,现代化决不仅仅限于一些器物、技术的层面,而是人类改造现存社会的一个整体活动过程.从事工农业生产,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这一切都是由人来进行的,因此,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必然是一个以人的现代化为主导的整体实践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党校系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于5月20日至21日在嘉兴郊区区委党校召开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研讨会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全面发展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展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会议共收到论文90篇,充分体现了党校对这一主题的热切关注,也标志着我省党校系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方面的整体水平的逐渐提高.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王金山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对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绝对真理体系,清算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真理观的过程中,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真理观。马克思的真理观,首先在认识对象上有别于唯心主义的纯粹绝对的思想客体,有别于旧唯物主义的纯粹绝对的感性客体。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在于,把认识的对象——事物或现实,仅仅理解为纯粹的绝对的物质客体,也就是说,仅仅是与主体毫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就已提出了生活方式的正确选择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摒弃那些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东西;要努力在全社会振奋起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克服那些安于现状、思想懒惰、惧怕变革、墨守成规的习惯势力。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浙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20年。当我们回首20年改革的历史进程时,不仅可以看到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物质成就,而且还可以从中看到这些巨大成就创造者的伟大主体力量。马克思曾经说过:“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7页)在这个意义上说,浙江20年巨变也恰恰是浙江人民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透过巨变来探索浙江人民的主体自觉的发展史,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开这历史巨变之谜,而且能为我们世纪之交的伟大实践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开展的“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正 确把握思源与思进的辩证关系。在深刻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的 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的坚定信念,进一步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自觉,进 一步发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以迎接新世纪的全新挑 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于何谓文化创新、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问题 ,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首先从中国目前经历的双重社会转型角度 ,揭示文化创新的紧迫性 ;其次 ,从动态的角度来把握文化创新的内涵 ,从而提出目前的文化创新必须抓住它的实践特征、时代特征和价值特征 ,以突破现有文化的局限性 ,探索新的文化模式 ;最后 ,提出必须明确文化创新的实践主体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建立文化创新的激活机制、保障机制和正确评价机制 ,尊重创新人才 ,以切实推进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双重转型的过程之中,它既要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又要实现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两种转型在一个社会的同一历史阶段中发生,在人类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现象,而对于跨世纪的中国来说,却是在经历了百年坎坷之后所作出的实事求是的痛苦选择.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激烈冲突.这种激烈的文化变迁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矛盾状况.一方面,它要对植根于农业文明之上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省,以现代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念来取代不适合现代发展的陈旧观念;另一方面,又要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进行自觉的总结,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完成宏伟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理智地面对我们的过去,而且要清醒地认识我们的现在,站在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来审视我们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五周年,浙江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于1997年3月31日至4月1日在杭州举行了邓小平理论研讨会.这次会议共收到研究论文86篇,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社会科学院、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等部门有关领导,各市地委宣传部领导,以及来自全省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人民日报社理论部主任黄美来同志所作的纪念小平南方谈话五周年的学术报告,交流了学习研究宣传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研究成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会长梁平波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经历了20多年的伟大实践之后,正在向新的高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挺进。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指出:要在广大干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