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芷烨  ;徐孙铭 《求索》2008,(7):94-96
老子道的混沌性给人们理解老子哲学带来很大困难,由此导致对老子哲学的定性,要么徘徊在唯物与唯心之间,要么径直认为老子哲学为消极哲学的典范。我们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揭示出道与万物之间的双向敞开的关联及道、体道者所显现出的外在形象,是理解和把握老子之“道”的关键。天道敞开自己,化生万物;人道敞开自己,在回归中提升生命的价值,并由此而产生对生命存在之源—道的敬畏之情。这种对世界、生命的敬畏态度是一种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劳教系统的新开铺、自马垅两个劳教所在教育转化“法轮功”痴迷者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在对“法轮功”人员陷入迷途的思想与社会根源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找回健康、找回自我、找回精神支柱,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正常人”的“三找一做”教育活动,使大多数“法轮功”痴迷者得到转化’,重薪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成为一个正常的人。  相似文献   
3.
和合智慧是商家的商战谋略、情感传递、艺术构思 和品质意志,及其它综合素质的核心,其中包涵有创造性、 中介性、辩证性等特质。和合智慧对于社会经济的本体、运 行规律、发展逻辑、价值取向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应该成为对经济世界进行反思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徐孙铭  陈芷烨 《求索》2007,(10):139-141
赵朴初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理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宗教长期性的论述的,其特色是长期相适应,圆融互动。企图超越阶段建立“没有宗教现象存在的”那种社会主义社会是不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宗教界发扬其优良传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也为自身的稳定与更高程度的和谐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