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来正确地加以解决,否则也会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这是总结建国三十二年来我们党在处理属于阶级斗争范围和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论断。《决议》提出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同的社会矛盾问题,其主要着眼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那个时代欧洲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在阐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时,对未来新社会的特征作了如下的预测和设想:消灭私有制,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分配,实行“等量劳动交换”的原则,即按劳分配;消灭了商品、货币,实行直接的产品调拨和分配;消灭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实行“有计划的调节”;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恩格斯:《社会主义从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利益集团开始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一所谓利益集团,一般是指社会中某一部分成员因在利益方面具有较大的等同性或认同性,为了通过集体的努力和斗争以达到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独立于执政党和政府机构之外的社会组织。利益集团形成的基础是利益群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一定的社会分工、生产资料的分配、经营、交换、消费活动的方式而形成一些利益与共的群体。这些在一定的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