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前发 《湘潮》2014,(9):16-17
邓小平在设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时,总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考虑着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生态环境,决策上马“三北工程”等提到关系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彰显出邓小平作为政治家的伟大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2.
12年前,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了。第二年,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正式启动。南水北调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凝聚着江泽民的心血和智慧。  相似文献   
3.
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心胸宽广,目光远大。他在设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时,总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考虑着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他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生态环境,决策上马"三北"工程等提到关系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彰显出伟大的战略眼光。邓小平一贯高度重视植树造林事业,不仅积极倡导,而且率先垂范,有力地推动了一场绿化祖国、造福子孙万代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4.
<正>“你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得多”一1956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招待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部分委员。会后用餐时,前来参会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手持请柬走到自己所在的第37桌,却发现桌上没有摆放写有自己名字的桌签。工作人员上前解释,说此前毛泽东看过名单,看到钱学森被安排在第37桌,特意亲笔把他的名字勾到第1桌,  相似文献   
5.
杨尚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新时期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自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和党一起走过70余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共党史许多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一生始终实践着做人民公仆的真诚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如国画大师刘海粟为他80寿辰时作的一幅松柏图所题:云水襟怀,松柏气节。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在杨尚昆诞辰100周年之际,写此文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四大标志性工程即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是关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长期以来江泽民一直在思考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提出"十五"期间要办几件大事,抓好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建设.这四大标志性工程的提出与实施,凝聚着江泽民的心血和智慧,是我们党实践"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选集》收入了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这些著作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编辑毛选是一件严谨细致的大事,毛泽东亲自参加编辑工作,包括确定篇目、撰写部分题解和注释,并对一些文章作了重要订正.编辑毛选依据的版本是丰富多样的,从现存档案看,以手稿或修改件为依据版本的文章占比,随卷数的增加而增加.毛泽东是党内公认的学问家和文章大家,他一贯主张文章靠自己写作,反对他人代劳.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严密而又科学的理论体系,毛选四卷中所收录的文章,就是构成这一理论体系的一根根“柱子”.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丰富的全过程,体会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带领全党艰辛地探索着。这一探索在党的八大前后,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之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相似文献   
9.
正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设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时,总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前景,考虑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他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生态环境、决策上马"三北工程"等提到关系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彰显出远大战略眼光。今天,继承和学习邓小平生态建设思想,无疑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十分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从20世纪  相似文献   
10.
<正>"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出自毛泽东1963年8月1日写的一首《杂言诗·八连颂》。《八连颂》传颂的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几十年"为人民"且"拒腐蚀,永不沾"等精神,但诗的意境最后落在"团结力"上。毛泽东这一首杂言诗,揭示的是一个伟大的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