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地方社会的关系网络和附着其上的人情积累构成了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镶嵌于地方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人情、利益的交换机制则构成了地方派系的运作机制。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提供了人情、利益得以有效交换选票的社会信任;人情和利益的有效交换是派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派系结构重组和派系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根本动力。以城市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代表的环境变迁给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和运作机制带来了巨大冲击.地方派系开始寻求向新兴经济势力结盟,其运作机制也发生扭曲。本文拟从地方派系和地方社会的关系的角度对台湾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和运作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者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多流于肤浅的宏观价值的肯定,缺乏方法论上的研究,而传统民法的抽象概念思维又难以为该研究提供足够的支持,而类型化思维为该研究提供了一条路径.类型化思维是一种或多或少的归类思维,在抽象和具体之间达成权衡,为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然而,抽象概念思维不能舍弃,类型思维亦非全能,故科学的做法是以抽象概念思维为参照,以类型思维为指导构建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艾思奇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在这个过程中,他以人民为中心、以时代问题为导向、以大众话语为形式、以革命实践为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凝聚动员各阶层民众、投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洪流的重要思想武器。分析和研究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能够入脑入心的原因,可以为我们当前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时代下,人自出生起,就与政治(或政治行为)密不可分,时时与政治(或政治行为)发生关系。在此情景下,是不是就意味着人都会参与到政治(或政治行为)中去呢?如果不是,人与政治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人是否先天享有其自由的权利呢?就成了我们讨论的重点。文章试图以严复的《〈民约〉评议》为起点,就相关问题展开论述:既然人天然与政治有关,就必须确立人对于政治的优先性原则。不仅要赋予和肯定人们“参与政治的自由”,更要用体制保障人们“逃避政治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李勰 《党的文献》2017,(3):125-127
艾思奇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在这个过程中,他以人民为中心、以时代问题为导向、以大众话语为形式、以革命实践为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凝聚动员各阶层民众、投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洪流的重要思想武器。分析和研究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能够入脑入心的原因,可以为我们当前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自我意义的实现——对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一个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取深度访谈的方法,调查和探讨了北京市大学生村官计划两年来的实践情况.我们考察了大学生村官实践对于大学生自身以及对于当地的影响,发现访谈对象在这两项外显行为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发现大学生村官对于自赋意义的-Z类客观陈述与外显行为有对应关系.我们也发现在大学生村官对自赋意义的客观陈述中村干部与北京市政策作为他者占有重要地位,于是我们考察了村干部与政策对于大学生村官工作意义的客观陈述.基于对自赋意义结构的讨论,我们提出并尝试了一种研究方法,即通过比较两种客观陈述,深入到自赋意义结构内部探讨其差异.文章末尾通过将"意义"的价值与自我实现的涵义结合于自赋意义中,将问题指向大学的道德和意义教育,指出为了使大学生在完善自我的同时造福社会,大学生扎根于社会之中的反思,及其自我意义的形成和持守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