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建国初期面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廉政反腐措施,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全面好转。建国初期良好的党风政风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廉政建设史上的光荣岁月。总结和回顾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与反腐斗争的实践经验,对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支部建在连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基本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建党实际相结合的重大创新成果,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原则。1927年,毛泽东通过"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意蕴深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辟了一条科学道路。建党90多年来,"支部建在连上"这一重要原则的某些具体内容和形式或者有所调整,但其所彰显的基本精神却一直引领我党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路线前进。本文回顾"支部建在连上"的提出过程,以青年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深入分析"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创造性思想的形成原因,并归纳总结出对加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的各种思想禁锢,有力推动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出发,来考察邓小平对这一问题之科学回答的艰难历程,认为以往社会主义实践至少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予他以深刻的启发作用:一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不是一层不变的,需要根据具体历史的条件限制适时作出适当回应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二是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条化。文章认为,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无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其实质都是在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在于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真正把它们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腐败现象从文化上看有着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历史影响,有现阶段社会转型的现实诱因,也有国民性格的劣根性因素。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探究腐败发生的原因,分析廉政文化对腐败的抗拒力,最后提出廉政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为当前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正确认识到了农民于民主革命之重要性,把切实解决好、维护好农民利益作为赢得民主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在革命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实际的具体情况出发,正确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利益的方针、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最终赢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党的作风建设最宝贵的思想财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党的建设的关键时期,重新学习和领会毛泽东关于党的作风建设论述的精神实质,对于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永葆党的青春和活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