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加快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进程,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杜传忠 《人民论坛》2022,(24):22-25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注重发挥实体经济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协同作用的产业体系,是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物质技术成果的产业体系,也是实现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结构的问题逐渐突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性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是一个契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层面上,首先确立高等教育的国家战略地位,继而从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层次结构的合理性、学科结构及全国布局结构的均衡性等方面进行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性调整;在地方高等学校层面上,需要实现微观层面的战略性转变,主要表现为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师资结构及学科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一、产能过剩已成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 产能过剩是近年来我国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2004年我国当时主要解决钢铁、水泥和电解铝三个行业的过剩,而2013年的7-9月份工信部发文要解决的是16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在传统产业中,产能过剩已经从钢铁、电解销、水泥和汽车等行业,扩展到焦炭、电石、铁合金、铜冶炼、纺织、化纤等行业。  相似文献   
5.
法国市场经济的计划调节王庆功,杜传忠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法国的国家调节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格外引人瞩目。自1947年开始至1992年底,法国已连续制定和实施了十个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国家调节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国家调控市场经济的经验。法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此,必须明确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7.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形成能够反映资源  相似文献   
8.
要充分体现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顺利实现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必须不断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现阶段制约我国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学研融合水平有待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亟需提升、基础性研究能力相对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新发展阶段,通过加快构建和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等,持续提升我国国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俘获理论与我国垄断行业的腐败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市场结构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我国产业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结合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特点及趋势,我国市场结构发展的目标模式应是以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为主体,同时包括一定范围的准完全垄断市场和准自由竞争市场在内的市场结构形态.后两种市场结构在整个产业市场结构中只处于辅助地位,决定整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主导性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在现有条件下,我国市场结构目标模式的实现,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基础上,还应注重发挥政府的有效推动作用,构建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的市场结构目标模式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