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201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今后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矛盾,尽快把我  相似文献   
2.
安徽是我国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这已是全省和全国人民的共识。然而,就全省范围而言,农村改革起源于何县,以何种形式责任制的产生为标志,多年来人们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有人认为肥西县最早实行包产到户,故而应是改革的起源地;也有人认为凤阳、来安两县实行包产到组的时间更早,更是农村改革发源地;还有人认为风靡全国的大包干由凤阳农民首创,凤阳才是农村改革真  相似文献   
3.
杨瑞毛 《江淮》2011,(6):21
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率先掀起农村改革大潮,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山南试点肥西开花1977年11月15日至21日,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制定并下发《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决定(试行草案)》(简称"六条")。《六条》规定尊重生产队自主权;可以划分作业组,责任到人;保证社员口粮,发展多种经营,改善群众生活;退还自留地,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开放农村集市。  相似文献   
4.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作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跨越的标志,因其提出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而在党的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八大前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八大路线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对这一历史时期安徽社会发展情况作些探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