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3期发表了朱翼同志的《必须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文章。其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应该尊重土地使用者主体权益的思想,笔者认为对实践是有指导意义的。但是,该文提出改革现行土地制度的立论依据,是因为现行土地制度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党,在于有一个好的党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我认为三大作风是党风中最实质的东西。今天,在实施跨世纪宏伟蓝图,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强调坚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对清除当前党内存在的种种不良风气,带有关键作用。只有坚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才能使党员及党的各级组织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才能带领全国人民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坚持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方面,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确立了依靠科学技术振兴经济的指导方针,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技术进步,使我国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就总体来说,我国工业还没有摆脱产品质量低、物质消耗高这种粗放经营的状况。实现我国工业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当前,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调整结构的要求,不断推动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全党全民真正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第一生  相似文献   
4.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有这种现象: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往往会引起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变化,强调全局利益往往会要求地方在某些方面作出牺牲,而反过来,地方政府为维护地方经济利益而出现的“诸侯经济”倾向和“闯红灯”举措,又会与中央的宏观调控要求相矛盾。因此,建立中央和地方(主要是省级)两级宏观调控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分层调控是两难境地中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省农村正在认真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突破“左”的思想束缚,大力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又一场深刻的变革。但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十分注意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第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保证在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行。有的同志认为,当前粮食过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是压缩粮田面积,减少粮食的生产,因而把粮食的生产放到了次要  相似文献   
6.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的数次外强入侵使她被强行割让给英国,从此这片神圣的土地便记载着屈辱的历史。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脱离祖国150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变为实现。回顾香港的历史,重温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进程,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祖国强大,我们的领土才能完整,我们的主权才能不受侵犯。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将永远记住这一历史教训。一、落后就要挨打19世纪英国通过武装侵略,先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北…  相似文献   
7.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50华诞时,回顾和总结2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为今后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避免走弯路,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探寻出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为经济体制改革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市场取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国,被各种先验的“原则”所禁铜的思想理论界表现得异常沉闷。邓小平以大无畏的气魄和惊人的胆识,针对“两个凡是”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率先提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泊9观点,激活了当时沉闷的思想理论界,于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经济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无不闪耀着邓小平管理思想的光辉。深入学习、研究并切实贯彻好邓小平的经济管...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他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认真抓好四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其中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企业活力不足,根源在体制。只有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才算是找到了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根本途径。本文想就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如何转换经营机制的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党群关系问题,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表明了党中央对于密切党群关系的高度重视,反映了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对于搞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保持大局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地贯彻落实这个《决定》,在贯彻落实中应该注意抓住哪几个关键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