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冬至1934年春夏,中央苏区内部开展了一场声势很大的反贪污浪费斗争。有关党史论著对这场斗争的论述甚少,本文拟对这场斗争发生的背景及斗争的政策、过程和作用作些述评。这对于目前党和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和财政上的增收节支,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一从土地革命战争中锻炼和造就出来的中央苏区各级党、政、军领导干部,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坚定勇敢、身先士卒、牺牲在前的革命精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闽西南白区组织属于中共闽粤赣边区组织系统,通常被称为“闽西南白区党”,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中共福建地方史、闽粤赣边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蔡重明任编写组组长、陈天绶任副组长兼主编的《中共闽西南白区组织斗争史稿》一书(以下简称《史稿》),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地方党史研究,特别是福建白区党的斗争史研究中的一项可喜成果。通读全书,谨以“风雨闽西南,丹心照汗青”为题,略谈《史稿》的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创建的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大都是在革命基础较好的一省或几省边界地区建立发展起来的,闽粤赣边革命根据地就是其中之一。它以闽西为中心,包括赣南、粤东的一部分县、区。红一方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闽粤赣边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发展,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一、闽粤赣边区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发生和发展。 (一)闽粤赣边区各县的工农武装起义。地处江西、福建、广东三省边界的赣南、闽西、东江(粤东)广大地区都经受了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急风暴雨的洗礼,曾经有过很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组织,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4.
陈毅,字仲弘,一九○一年出生于四川乐至县,小学毕业后考入成都甲种工业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兴起留法勤工俭学热潮,他怀着探索与追求的奋进精神,转入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一九一九年五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四川省政府补助的四百元勤工俭学旅费,于六月间同六十一名川籍留法勤工俭学生赴沪,并于八月十二日  相似文献   
5.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初期,留在中央苏区的党组织和红军,经历了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过程,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本文拟对这一战略转变过程中的有关重大决策问题作些剖析。一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着失败,在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进行长征前夕,曾对中央苏区今后的斗争作了具体部署。在组织上,在中央苏区留下一部分党政军干部和主力红军第二十四师、十几个地方红军独立团以及其他地方群众武装,总人数约3至4万人。在苏区设立中共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由项英  相似文献   
6.
70年前的金秋,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的会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举世闻名的伟大长征。三大主力红军会师西北,是党中央北上方针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一、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党中央北上方针的胜利长征,是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等部队,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中央  相似文献   
7.
在1959年夏天召开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与张闻天这两位共和国的功臣,一夜之间变成了反对“三面红旗”的“罪人”,彭是“主帅”,张是“副帅”。张在庐山会议上的长篇发言,犯颜直谏,是促使毛泽东决心发动反右倾斗争的最后一剂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蒋伯英同志先后在古田会议纪念馆、龙岩地区文化局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工作,曾多次在闽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调查、访问与探索,写出了不少有影响的论文和专著。最近,他又写出了《走出困境的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光复后 ,中共闽西南白区组织在暨南大学进步学生中发展、培养的一批党员和建党对象 ,相继奉派到台湾 ,一面从事学校教育工作 ,一面秘密开展建党和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 ,适时沟通了战后闽台人民的文化交流与革命联系。台湾“二·二八”起义被镇压期间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支持台湾人民正义斗争的指示 ;中共闽西南台湾组织努力克服起义失败后的困难局面继续发展 ,活动进一步深入。由于受突发事件的牵连 ,闽西南白区党组织被迫终止在台活动 ,人员全部撤回大陆。  相似文献   
10.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初期,留在中央苏区的共产党组织和红军,经历了从正规战(阵地防御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过程。项英、陈毅两位主要领导人之间,在战略转变这一重大问题上,先后发生了三次激烈的争论。笔者本着存真、求实的精神,对主力红军长征前后中共中央的有关指示、陈毅与项英争论的历史情况及其是非作些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