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古以来,当权者身边总有一些卑鄙的献媚之徒。不同的人,对这些专爱“抬轿子”、“戴高帽”的无耻之徒有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态度便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有两个古人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明代李贽撰写的《初潭集》载:“郭弘霸为右台御史,时大夫魏元忠病,僚属省候,弘霸独后入,  相似文献   
2.
吾心有主     
《元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元之交,世道混乱。一日,有个叫许衡的学者外出,天热口渴,焦躁难耐。路边正好有棵梨树硕果飘香,行人都去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何不摘梨?”答曰:“不是吾树,岂能摘梨?”那人笑其迂腐,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吾心有主!”“吾心有主”,此语极妙。这话充分表现了许衡严格的自律意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历史上,像许衡这般一事当前,“吾心有主”、志行高洁、正气凛然的不乏其人。东  相似文献   
3.
我国隋代以后的封建王朝,都沿用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榜上有名”便能“封官授爵”、“光宗耀祖”,“名落孙山”便一切泡汤,一些人便在“考试”上费开了心思,动开了手脚。学陋才浅的考生千方百计攀关系、拜门子,处心积虑地违纪作弊,以图“金榜题名”;利欲熏心的考官借机索贿受贿,以“钱”取仕,大发不义之财。不少开明君主看到了这种“考场上的腐败”于国、于民、于学子的巨大危害,予以狠狠打击。宋太祖赵匡胤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全国大考,录取了18名进士。翰林承旨陶毂之  相似文献   
4.
从杂志上看到一则有趣的旧闻:有人问曾当过泥瓦匠的前联邦德国总理舒尔茨:“当总理与当泥瓦匠有什么相同之处?”舒尔茨诙谐地说:“两者都必须站在高处头不晕!”  相似文献   
5.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一生提出了许多改革主张,其中从变法求才的目的出发,阐发的一些关于人才的教育、选拔、使用、管理方面的观点,很有灼见。在《上皇帝万言书》中,他提出:“夫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则是以败乱天下之人才。”认为人才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而包括教育(教之)、  相似文献   
6.
为政四戒     
《战国策》中有个‘鲁共公择言’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梁惠王魏婴在范台盛宴诸侯,酒酣之际,梁王请鲁公进酒?鲁公起身离席,讲了一番‘为政四戒’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人生在社会上,总要与人交往,总要结交朋友,为官者也不例外。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人的生活细节;实质上,它却与人的正邪、与为政的顺逆关系重大。对此,古人就有深刻认识,主张交友必须谨慎。明代的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中说:“取友必须端,休将戏谑看。”意思是说,交朋友必须详审、谨慎,不可把它当成儿戏。清代的张延玉在《杂兴》中也说:“君子慎与择,休与毒兽伍。”意思是说,君子在结交朋友时要注意选择,不要结交心地狠毒、品德不好的人。  相似文献   
8.
采石的人往山坡下推石头时发现:那些圆的石头轻轻一推便滚得又快又远;那些带棱角的石头,需要用力翻转,才能一步一步地滚下山。于是,采石人往往喜欢推圆石头,因为它顺从听话——省劲;不喜欢推有棱角的石头,因为它任性执拗——费劲。然而,建筑工人们却偏偏钟爱有棱角的石头,因为无论把它垒在墙根上,还是砌在墙壁上,都  相似文献   
9.
善用贤者     
据说,汉高祖刘邦本是一个卑微的泗水亭长,最终却打败了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谈及“得天下”的原因,他说全靠自己用了几个贤者:“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原也不过“穷光蛋”一个,但靠着过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前些年,我们在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上,走过一些弯路。没有很好地认识到我们的经济仍然是短缺经济,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结果在经济体制改革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