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互联网极大地激发了公众讨论、参与和监督政治活动的积极性,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成为这一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形成了基于社会舆论对政治系统的压力,促使其接受网络舆论并作出反应。积极探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和特征,能够促使政府构建科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网络开放性、匿名性、平等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快速性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网络表达意见和监督政府的主动性。现代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一种隐性的权力。科学认识我国现实政治生态下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与规律,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2年台湾单方面提出“主权及于整个中国”、“治权仅及于台澎金马”的话语表述以来,尽管大陆方面至今从未接受关于“治权”的表述,但“主权”与“治权”的研究确已成为两岸共同关注的领域.本文以二者关系为视角,分析了影响两岸关系的若干政治主张,并重点考察“一中框架”论对处理“主权”与“治权”话语的启示,从而透视两岸关系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现代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一种隐性的权力。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切入,采用模型方法,借鉴亨廷顿的社会挫折导致政治不稳定假设分析网络政治参与的产生和运行规律,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