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是毛泽东在1949年4月南京获得解放时发出的由衷感慨.这两句诗用在美丽的海滨之城大连解放时也很合适,但时间要比南京提前3年零8个月.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8月22日,辽南大地迎来黎明前的曙光,苏军进驻,日军投降,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统...  相似文献   
2.
<正>在辽沈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着五枚锈迹斑斑、形状各异的爆破筒残片,最大的一块长9.99厘米,最小的一块仅有3厘米。仅凭这几块残片,人们很难还原出一只爆破筒的完整样子。然而,就是这五枚看似不起眼的残片,却将一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6岁的花样年华;也正是这五枚爆破筒残片,见证了一名共产党员生命中果敢而坚定的最后七秒。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就是在锦州攻坚战中被授予“特等功臣”荣誉的革命烈士梁士英。  相似文献   
3.
<正>一位革命者说过:“每一个忠实地为了将来生活过,并且为了争取将来的美好牺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质雕像。”无数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人用血肉之躯铸就了千百万个这样的雕像,童长荣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求学安徽安庆童长荣,字斓华,1907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湖东县(今枞阳县)一个贫困家庭。1921年,童长荣考进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离开家乡到安庆读书。时值中共一大召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  相似文献   
4.
<正>“人生难得几十年,岂为衣食名利权?唯有丹心共日月,甘将热血洒江山。”这是民族英雄金伯阳写的一首诗,反映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宽广的胸怀和为革命事业不惜流血牺牲的英雄壮志,也是他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青年投革命金伯阳,原名金永绪,1907年生于旅顺金家屯。  相似文献   
5.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气势恢宏、节奏铿锵,唱出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到来时广大工人阶级的心声与呐喊。  相似文献   
6.
<正>1941年2月4日,在指挥密云马营的战斗中,一位年仅30岁的指挥员不幸壮烈牺牲,战友痛哭,百姓同悲。1944年,在他牺牲三周年之际,平北丰滦密联合县为他建立了纪念碑。1984年,在他牺牲43周年后,北京密云县政府为他重建了烈士纪念碑,萧克将军手书碑文:"血沃幽燕,名垂千古。"他,  相似文献   
7.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歌曲《十送红军》以其悠扬而凄婉的曲调,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叙事为基础,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  相似文献   
8.
东汉初期,洛阳令董宣清正廉明、执法公正,对作奸犯科者从不手软,不管其背后势力多么强大,都与之作坚决彻底的斗争。为此,他曾多次遭到贬官、罢官,两次险些性命不保。然而,即使在朝堂上,面对光武帝刘秀的盛怒,他仍仗义执言,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平民百姓则因他在朝堂上被内侍按倒时仍然高昂着头,仿佛一只被按住的老虎一样,形象地称他为"卧虎令"。至今,仍有多个剧种的戏曲《卧虎令》《强项令》传唱在神州大地。在董宣身上,有着诸多从政为官的优秀品质,其中最值得称颂的是他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在战斗中,他沉着机智,身先士卒,获得战士们的爱戴和拥护。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部出奇制胜,屡立战功,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就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抗日英烈李红光。粉碎“围剿”李红光,1910年生,20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正>在辽沈战役中,涌现出大批战斗英雄、支前模范、授勋功臣和革命烈士,他们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党和人民的尊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斗争意志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奋勇向前。朱瑞: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朱瑞,1905年生于江苏宿豫县龙河乡朱大兴庄。历任中央特派员、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红军总司令部科长、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夏,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