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后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时空呈现出了融合的转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以“空巢青年”为代表的城市新移民群体的城市融入路径。通过对“空巢青年”的深度访谈,力图深入考察媒介如何重构该群体的生存状态与时空实践。研究发现,“空巢青年”借助媒介技术的加持,通过运用劳动时间拓展和休闲时间整合的策略以顺应社会加速,借助流动空间中的数字漫游,实现与乡土空间的情感连接以及与城市空间的价值连接。在这个过程中,“空巢青年”常常处于获得感与剥夺感交织的矛盾体验之中,他们在实现数字资本转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规训的压力和身份认同的危机。推进城市发展的沟通性、协调性和互动性,有助于帮助“空巢青年”良性地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对农民艾滋病认知和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依据健康传播以及媒介建构等理论,以河南农村地区的农民为调查对象,考察了大众传媒对农民艾滋病认知和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尤其电视和报纸是农民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在农民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建构上影响显著,但大众传媒在有关艾滋病的健康传播中并没有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民对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结合个案访谈,本文试图从社会、文化和个人因素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上海市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主要考察了电视、电影/碟片和网络等以视觉传播为主要形态的影像媒介中娱乐节目的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重点考察了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内容偏好这两项媒介行为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偏好媒介暴力节目类型对青少年的涵化效果较为显著,媒介接触时间的多少与涵化效果并无显著关联性。除此之外,还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对青少年暴力认知和态度的影响,发现性别、家庭关系和学校关系等变量对青少年的涵化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