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互动,指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对象间具有不可剥离的依赖性,呈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理解互动关系有两个层面:即本源性层面和价值性层面。前者是说,事物间具有相互依赖、同生共长、共同发展的本性,它们往往是在不断的对立中寻求统一。后者则是说,在互相促进中,对立双方彼此都以对方为需求对象,以满足自身主体性的需要,也就是说,把对象作为合乎自身目的性的存在,使这种互动表现为价值性活动。我们探讨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互动关系,主要从价值层面展开。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互动关系形成的几个前提条件条件一:必须具有…  相似文献   
2.
盖光 《思想战线》2005,31(4):84-89
自然生态艺术审美从生成论的视域中将文艺审美活动视为人的一种自由精神的生命体验形式,它超越人的现实存在,在最有效、最合理的层面上凸显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生命共通感.自然生态艺术审美特征表现为"天地自然"与"人心营构"之"象"的生态生成性;"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生态本体性;"不著一字"与"浅深聚散"的"无工"生态契合性;"芙蓉出水"与"外枯中膏"的"心意"生态流转性;"观山观水"与"悦心乐知"的"主客"生态互证性.  相似文献   
3.
盖光 《发展论坛》2001,(9):30-31
互动,指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对象间具有不可剥离的依赖性,呈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理解互动关系有两个层面:即本源性层面和价值性层面。前者是说,事物间具有相互依赖、同生共长、共同发展的本性,它们往往是在不断的对立中寻求统一。后者则是说,在互相促进中,对立双方彼此都以对方为需求对象,以满足自身主体性的需要,也就是说,把对象作为合乎自身目的性的存在。使这种互动表现为价值性活动。我们探讨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互动关系,主要从价值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道德个体的活动是主体性的、能动性的 ,这是一种道德承担者、道德接受者和道德创造者三位一体的构成。道德承担者表明个体的道德活动是施爱的过程 ,道德接受者表明个体是接受爱的主体 ,个体作为创造者要体现本质意义上的道德活动 ,通过道德主客体的活动展示精神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和美学精神整合的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是一种自由与超越性结构,既通过对自身精神形象的塑造展示对自身的现实关怀,更以创造性的价值品质作为自身动态生命的构成部分和终极追求,从而使每个生命个体时时发散着生命精神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盖光 《青年论坛》2003,42(3):20-22
21世纪应该是生态文明的世纪 ,是人类在一种合理性的行为规范中 ,以强烈的包容意识 ,充实自身博大的胸怀 ,而构建自身合理的、适宜于人类永久性生存的精神家园。以自然审美为参照的生态审美是生态文明的最高境界 ,人类要消解青春时节的生态缺席 ,需要融入绿色 ,守护绿色 ,在诗意的绿色生存中表现人类自身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7.
盖光 《理论学刊》2005,42(3):66-69
现实生存的人是在生态系统中从事着生命体验活动的人。人与对象世界关系的把握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同时也关系到生态系统的有效与合理的循环。当下,我们应在生态性视域中来思考人类在何种意义上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这种定位中完善生命的体验和追求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