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领导者的选拔过程中,激励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指标。在美国的高级公务员任职能力资格中,激励能力就是明确的指标之一。财富500强企业在选拔CEO时,除了考察其经历、知识等能力之外,激励能力的高低往往是一票否决的指标。领导者不单单要自己干得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务员法的创新及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务员法凸现了对于公务员知情权、救济权等基本权利的保障;通过对程序正当的追求、违法责任条款的设置,以及问责制的设立,体现了责任行政理念;在制度弹性化、能力建设等方面也有所创新。但关于公务员范围的界定有待商榷;关于公务员流动的规定有悖专业化管理精神,可能加重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官本位意识;在职务划分、绩效考核、激励等环节都有进一步提升的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3.
祁光华 《党课参考》2021,(5):112-115
对于卓越领导者而言,关注战略与执行、创新与连续性、行为与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平衡是有必要的。现在还不是领导者的读者对于这三个方面的平衡可能会感觉平淡,而中高层领导者看到这三个平衡应该会产生一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在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建设节约型机关、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子政务在政府办公自动化、公民服务电子化、行政决策电子化等方面有助于节约政府开支,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而市县政府集中办公可以通过精简和优化机构和人员、缩减财政开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因此,发展电子政务和推进市县集中办公是地方政府改革和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远  祁光华 《探索》2006,4(1):46-49
第三部门兴起带来的社会治理环境的变迁,对公共政策创新具有新的启示。新的社会治理环境要求政府从第三部门的本质出发,理性建构与第三部门的信任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和推动公共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6.
新官上任,如何烧旺三把火呢? 这是领导学中优先权管理的内容。众所周知,非政府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非政府部门的决策更为强调效率和效能,而政府部门的决策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因此,在公共部门的优先权管理过程中,依照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度和议题的可控度两个维度来对决策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对于领导者更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祁光华  闫虹 《探索》2007,(6):64-68
公务员的能力建设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人才规划中具有战略地位,将六西格玛管理引入政府部门,并将这一现代管理理念与公共管理理论结合起来,从层级纬度对公务员能力架构进行分析、界定,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这必将有助于公共行政流程的改进、政府绩效的提高以及政府回应能力的增强,使政府的运作更有效率、服务更具品质,从而提高民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共企业治理结构缺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证券系统的公共企业为研究对象 ,分别从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对大股东行为监督机制的缺失、管理人的缺失三个层面剖析了我国公共企业治理结构的缺失 ,进而得出结论 ,我国公共企业治理问题的解决 ,单凭机构合并式的改革是很难奏效的。  相似文献   
9.
政府定价行为对价格有重大的影响。中西比较研究显示,我国在定价原则、定价方法和定价程序上都存在许多不足,亟待改进。其中,以定价程序为突破口,建立各方满意的定价程序,使得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各方都能够参与其中,进行公正博弈,最终形成一个可能不是最合理的、却是各方满意的定价方案,无疑是目前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祁光华 《探索》2005,(3):63-65
公务员的能力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更是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的着力点。美国高级公务员能力建设中的制度机制、能力资格架构及能力要素内涵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思考。将我国的公务员能力建设与其进行比较研究,我们会发现我国公务员能力建设在能力架构的层次区分、能力要素的内涵界定以及推广机制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